第634章 说狱(2 / 4)
人哪里能受得住。
当然,他也不打算扭正李贤的这种错觉,而是顺着对方的思路继续道:“阁老既然知道如何练兵,新军制里,打算增一个武校,阁老以为如何?”
事前功夫铺垫的很好,李贤一听,便是笑道:“太保连总兵官也不管,一个武校又怕什么?学生看,就在城中择一校址吧,这里,毕竟太偏僻了一些。”
“我的意思就是如此”张佳木闻言大喜,笑道:“城西护国寺一带,颇有几百亩空地,打算在那里建校,阁老以为如何?”
“此细枝末节,学生虽不是宰相,但也问不到此等小事上来。”
李贤语出风趣,两人都甚觉开心,当下便是彼此对视一眼,然后便是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如此这般,李贤觉得此次访问所得甚多,算是摸清楚了张佳木的底线在哪里。大约变革会变到哪里。
现在看来,给百官加俸也好,改良火耗办法也罢,再清吏制,改革军制,都是在现有的政治框架上修修补补,算不得什么真正的变法。当年王安石之所以把北宋弄的沸沸扬扬,弄的天下骚然,形成了完全尖锐的对立集团。
根子并不是在变法上。
而是在王安石的青苗诸法,败坏的就是地方上官绅的利益。比如他的青苗法以低息贷款给农民,结果原本放高利贷的官绅地主向哪里发财去?
就这一条,就叫天下的士绅大为不满,不论王安石的用意是怎么好,之前的名声又如何响亮,皇帝又如何信任,一旦自己的利益被损,则必然会引发尖锐的对立。同时,又有不少人用这种低息贷款法上下其手,利用政权大发其财,也是形成了一个新法的利益集团。
新旧之争,其实就是利益之争,说白了,就是天下百姓是羊,百官为狼,现在狼群分两派,大家都争红了眼要吃肉,究竟是谁吃,要争一个高低上下罢了。
北宋说是亡在金的铁骑手中,倒不如说是亡在神宗朝开始的政治乱象手里,新旧两党彼此相争,国事一塌糊涂,北宋,可以说是亡国亡的最莫名其妙的大国了。
有此先例在前,所以后世对变法有着更多的忌惮,任何法度在形成了惯性之后,就会让人适应,强行扭转,就会带来极大的问题和麻烦。
而核心就在于,损害谁,增益谁?
这一次的变法,只是在技术上进行上微调,没有任何集团受到损害,所以强度还不如张佳木对宦官集团的限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