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胸中自有凌云志(上)(2 / 4)
义府愤然拂袖,高声喝问道:“户部度支司郎中高月高大人可曾到了?你们度支司可真是养出来的好规矩呀!”
他的话音未落,一个身材圆胖的官员已经挤出人群,连连拱手道:“下官在,下官在这里呢!都是下官无能,这个……”他转过身,怒指着安陌,“安大人,你这是干什么,你这么聪明一个人,怎么今儿倒糊涂起来,简直是胡闹嘛!还不快向李大人谢罪!今天有这么多年兄年弟在此,只要你向李大人自请罪罚,想来李大人宽宏大量,又看在这么多同僚的份上,是不会与你计较的,你还不快点……”
安陌笑笑,“高大人,多谢您的回护之情啦!”说着,他看向李义府,“只不过,李大人,您这么做,可是有失风度啊?拿我的上司压我?不想让我说话?呵呵,既如此,那下官就辞了这个暂署的员外郎也罢!”
“你……”这一回不光是李义府和高月,全场大大小小的官员们,一个个都傻了眼。好容易熬了二三十年才熬到手里一个员外郎的前程,就这么说不要就不要了?这安陌不会是疯了吧?要知道,别看他这员外郎只是暂署,但朝廷用人的规矩大家都知道,总是熬上一年半年的光景,这暂署两个字也就可以去掉了,这会子得罪了李义府不说,更是干脆的要辞官不做,这可不是疯了?
不过,这个光景脑子反应快的,已经明白过来,看来这安陌又是出面顶撞李义府,又是要辞官不做的,十成十的是要去投奔萧挺那边了!
这个时候,李义府虽然铁青着脸,却也无法阻挡安陌的侃侃而谈——
“我大唐立国之初,便已定下君臣之纲要,朝廷之事,务必上达天听,是对是错曲折因由,自有大唐天子明辨细剖,若事事都可以由三二臣子度量己意而定其对错,发散鼓舞,扰乱百官之心,这还成什么体统,还要什么朝廷,还尊什么天子?”
这安陌毕竟是进士出身,此时又正是站在了是非大义的一方,所以他这一番话下来,顿时让李义府张口结舌的无以为辩,而院中诸多大臣则尽是瞠目结舌,跟在李义府身后的一位老家人瞧出情势不对,已经趁人不注意的留下了台阶,沿着墙角穿过人群,想要出去叫人,先把这个疯子拉出去再说。
“某虽不才,却也知道这君臣之道乱不得,君不见数十日之前那大明宫前的喋血之人,就是前车之鉴哪!是以,今日李大人,及众位大人之所议,在下委实不敢奉命!据在下看来,不管李大人说得有多么花团锦簇,归根到底,无非就是聚众闹事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