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势所趋(2 / 5)
什么,他已经被磨练的熟悉官场,不会以一个上位者的身份去道歉,上位者有上位者的尊严。
吕炎规规矩矩地还礼,他郁郁的心情并没有因为林斌的一礼而减少多少,不过倒是心里倒是好受了一些。
“你怎么看卫氏朝鲜的战事?”
“……。末将以为卫蒙采取的策略实是针对我军缺少步卒,我军骑兵甚多步兵却是寥寥,此与其它国家完全颠倒,而恰恰正是因为我军骑兵多步兵少,一旦遇见坚城甚多的势力便显得有些无可奈何。与卫氏朝鲜一战始末足可见端倪,此为我军弱点。”
“嗯……这个是事实。”
“末将有些许建议,不知君上可否采纳?”
“你说吧。”
“末将窃以为为今之计非是训练步卒应付卫氏朝鲜的战事,卫氏朝鲜乃小邦,此前乃是因为末将等查不知微方有波折。对付卫氏朝鲜有许多方法,如今君上已决定采取缓攻,磨掉卫蒙的嚣张气焰,末将以为此或是一件良策……”
林斌矜持的笑笑,既然吕炎点出“或是一件良策”那也就是说他有不同的看法,林斌别的或许很缺少,但他从来不缺少容人纳言的气量。
“末将窃以为为今之计不可缓攻。为何?今时不同往日,往日缓攻当然是良策。今乃大争之世,淮南刘安举旗对抗长安刘彻;匈奴陈兵二十万准备再次西征;卫氏朝鲜勾结南、北沃欲意反攻帮助肃慎富国;夫余内部多起波澜,随时有反复的可能。”
“你说下去。”
“天下大势所趋者,惟强者快速击败周边对手,使得周边相对安稳,领地不受威胁,如此才有向外扩张的条件。今日大势极像春秋时期,无一方绝对霸者,凡有宏图之志者无不摩拳擦掌蠢蠢欲动。”
林斌对局势的把握绝对不高,他听到“春秋时期”时不自觉地怔了怔,心想:“现在的局势真的有吕炎说的那么复杂?”
“……,淮南一系被长安天子牵制乃至威胁。刘安必要攻占周边郡县,唯此方有一线生机,若无法攻下六安和九江,淮南不过一鱼肉尔,随时都有覆灭的可能,如此刘安必然不惜血本强攻六安和九江,此是君上所定之联盟条件。想必君上早已判断若六安和九江在天子手中刘安必要覆灭?”
林斌莫测高深的笑笑,他那时只觉得九江有窦婴把守、六安有李息防御,这两个地方都是囤有重兵,且是直接威胁淮南首府,刘安如果不是活腻了付出再大的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