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乌穆之战(二之调兵遣将)(3 / 4)
‘上善(内蒙古二连浩特市)’的地方,他手指轻轻点了点:“集结在这里!”
“是属下考虑不周了。”谦卑从来都是属下应该做的事情,范森将命令记录完毕才说:“上善之地的匈奴方向有一盆地,路途之中尚有多处小山,其地并无可埋伏良地……”
“你知道,我知道,匈奴人自然也知道。”甲贺知道确定和提出疑问是军参谋的职责,他一点也不恼怒,平心气和道:“没有可以埋伏的地方不要紧,我们打仗不能只依靠地形,我们还需要擅于创造有利地形。之所以现在命令军队集结正是需要麾下士卒做前期准备,你看……这里是匈奴人最可能选择的路线,匈奴人为了打破我军防线创造突破口肯定是求战心切,不会选择绕远路。其它虽然能够到达乌穆草原,但是相对来说路程太远,路上戈漠地段也相对比较多,你是求战心切的匈奴人的话,你会选哪条?”
接下来军队高层之间的商讨和部署等繁琐的事情自然是不用再多叙述。
豹军在甲贺的命令下做出机动性集结,边军一部份在左玎的命令下开往原先豹军驻扎的地点做出人还在军营的伪装,如此一来时间又不知不觉的过去了五天……
所谓时间如梭,时间在备战期间极重要,人们在极为忙碌的情况下稍微不留神就流逝过去,而战争爆发之后却来了个极大的反差,身处战争的人时间过的永远比较慢,这点谁都无法例外。
五天后……,既是公元前139年十月初九……
数量极为庞大的骑兵从乌穆草原的东南方面浩浩荡荡进入,这些骑兵看上去十分精悍,同时他们的战袍和甲胄存在很大的特殊性,与之汉部的其余三支骑军来说,他们完全抛弃了这个年代该有精美,一切讲求实用为主,所以看上去有点另类又有点丑,不过无可否认的是,浩浩荡荡向前奔进的骑兵那种装备样式和散发出来的精悍气质让他们变得异常有压迫性。
这支骑军的许多士兵完全无视‘身之体发,受之父母’的观念,如果拿下脑袋上的骑兜(骑战专用头盔)一瞧,长长的发丝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类似于现代军队的平头发型。其实这并不是硬性规定,而是在林斌的影响下所造成的结果,而事实上这样做很有利于身体健康和简短平时梳洗的时间,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古代战争士兵头部手上所造成的致命化脓是由于发丝中的细菌……
不用猜,这支特别的骑军正是从西林赶到乌穆草原的神策军,作为神策军的先遣部队,有两万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