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非不愿为;实不可为(2 / 5)
军队数量在三十万左右,已经回升到军臣单于手中兵力最鼎盛的时期!
当然,三十万的军队是军臣单于可以直接控制的军队,里面还没有算上右谷蠡王庭军的八万,右贤王的五万,左贤王的七万。至于其它当户和且渠,小股小股的汇集起来也应该有三四万左右,而裨小王军队数量更是没谱,毕竟匈奴就是游牧式社会结构,谁也不清楚贵族手里到底有多少兵。
光是吞并了几个贵族军臣单于就又恢复到鼎盛时期,那可以想象匈奴这个民族的人口基础该有多少,那种下马为牧民,上马为士兵的社会结构简直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兵库!
还有不可忽视的一点,广泛无边际的大草原还有许许多多其它族群的部落,这些部落也是匈奴征集兵源的源点之一。
想击败匈奴真的不是一两年内可以做到的事情,那需要规划,而且需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匈奴的兵力点算完毕,密枢院又开始猜测军臣单于的野心到底有多大,这一算之下自己都傻眼了!
毫无疑问,匈奴和汉部肯定是开战了,匈奴吞并西域的野望也是前所未有的强烈,匈奴还有一个必需对付也是最渴望对付的敌人汉国!
还有什么没算呢?哦!!几乎把大月氏给忘了!听许多从西边迁移过来的牧民讲,大月氏已经基本击败夏国的塞族人,几个大月氏遗留下在东方的部族(小月氏)在康居附近(大约是印度支那那一块)闹腾的厉害,时而发生月氏人袭击康居或者干脆跑到匈奴境内撒野的事情。
林斌一算之下自己也觉得无趣,他认为正是匈奴的强大才四处招惹人,有那么多敌人匈奴没有衰弱下去就太没天理了。
历史上汉朝和匈奴开战的时候不正是匈奴最虚弱的那一段时期吗?而正是匈奴最虚弱的时期还打了几十年的仗!
林斌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会打那么久,最终得出一个意外的答案,正中要害的原因不是其它,而是当时的汉朝没能及时和匈奴的敌人们结成联盟从多个方向进攻匈奴,以致战争一拖再拖整整拖了差不多两代人,汉国最后是胜利了没错,结果自己的国力也被榨个一干二净。
既然得出这个结论,林斌就去联合西域人,几乎是倒贴着在帮助西域抵抗匈奴的入侵,这种倒贴的帮助让他获得了西域人的友谊,不过也只是友谊罢了,没有得到实际的好处。
上次林斌简单的提出想向西域购买战马的要求,结果呢,西域给的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