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誓师北伐(4 / 6)
里,坐井观天,也许是冥冥中的天意使然。(按:平心而论,女真把二帝扔进井里,的确不人道,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这也说明了女真人的残暴。)
为了收复中原,李隽特意把宋朝历史上那些屈辱,而又能激励将士的历史事件挑了一些出来,让将士们了解学习,达到振奋斗志的目的。两宋王朝积弱日久,屈辱的事件多了去了,一抓一大把,但最让人气愤之事莫过于数件:岳飞功成之际班师、屈死风波亭是一件,二帝坐井观天要算一件,宗泽三呼渡河而亡要算一件,陆游“但悲不见九洲同……家祭告乃翁”也要算一件。
二帝之事,宋人当作奇耻大辱,李隽旧事重提,将士们心中的气愤就不是言语所能表达了,个个是双目中射出复仇烈焰。
“驱除鞑虏!光复河山!”文天祥振臂高呼。
将士们举着手中的武器,高声呐喊“驱除鞑虏!光复河山!”这吼声无异于千万个焦雷凝聚在一起,响彻云宵,大地为之震颤。
“鞑子侵占中原以后,倒行逆施,残暴不仁,恶行累积如山,数不胜数:烧我房屋!毁我耕具!践踏我庄稼田地!杀我父老!掳我兄弟!奸我母亲祖母!淫我姐妹!”李隽开始列数蒙古人的罪行。
他每说一项,将士们就跟着吼一声。烧我房屋!毁我耕具!践踏庄稼田地!杀我父老!掳我兄弟!奸我母亲祖母!淫我姐妹!这些事不是李隽杜撰的,而是真实的事实,是宋人心中的痛,一时间,呐喊声回荡在九宵之外,这声音饱含着愤怒、仇恨、复仇的决心!
“现在,朕命令你们,用你们手中的武器,洗雪百年耻辱!”李隽刷的一下抽出宝刀,向中原一指,大声呐喊道:“驱除鞑虏!光复中原!迎还二帝英灵!”
将士们齐声呐喊:“驱除鞑虏!光复中原!迎还二帝英灵!”
李隽一拉马缰,率先向北行去,张世杰,高达,李庭芝,文天祥,陆秀夫欧军行,这些文武大臣紧随其后,第一批通过边境,踏上了中原的土地。
这是个历史性的时刻!
自从靖康耻后,没有一位南宋皇帝再踏上这片热土,而现在,李隽回来了,他率领千军万马杀回来了,屈辱的历史将因此而终结,一段光荣的历史将开始书写!
如雷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将士们开始挺进中原!
要是从空中望去的话,可以看见一幅让人终生难忘的壮丽图画,不计其数的南宋军队好象泛滥的海潮一样滚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