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异军突起(4 / 6)
孙得臣给宰了,可是等到真的事情临头时,难免不有点犹豫,这是很正常的氛抉择,一个个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不说话。
王名山知道他们在权衡,接着道:“你们想想,鞑子是如何对你们的?是如何对你们的祖辈的?现在,朝廷开始北伐中原了,你们为什么就不能站出来,轰轰烈烈地干一场,即使是死,也要重于泰山。”
这话说得义正词严,掷地有声,于大江他们都低下了头。于大山问道:“王先生,求你不要说了。并非兄弟们不知道羞耻,也不是弟兄们不知道顺逆耳,可是我们已经错过一次机会了,现在归顺朝廷,不知道朝廷会不会收留我们?”
他说的是一他们这些俘虏的心理话,他们曾经有机会归顺南宋,可是由于多种原因最终没有归顺,现在要是归顺朝廷的话,他们不能不有所顾虑。
王名山理解他们的心情,道:“你们的心情,我可以理解。这个问题,你们完全可以放心,皇上在决战诏令里的话,你们听说过吗?”
李隽的决战诏令历数蒙古人的罪行,号召中原百姓奋起反抗,这种文书蒙古人自然是不会任其流入中原,要严加控制,他们自然是不知道。
于大江很是急切地道:“王先生,皇上怎么说的?”
“皇上在诏令中说‘凡我华夏百姓,当此中原光复之际,都有责任、都有义务肩负起驱除鞑虏,光复河山的重任。也许你们以前做过对不起朝廷的事,也许你们的祖辈做过对不起朝廷的事,只要你们尽自己所能,帮助王师,朝廷既往不咎。若是执迷不悟,王师到处,必将严惩不怠。’”王名山缓缓念出李隽在诏令中的话。
李隽如此做的本意在于分化瓦解,给北伐减少阻力。中原丢失一百多年了,其中有不少人做过有损朝廷的事,即使他们没有做过,他们的祖辈也可能做过,要是不把他们争取过来,光用雷霆手段的话,无异于帮了忽必烈一个大忙。
“真的?皇上真的说过这样的话?”于大海有点难以相信。
王名山斩钉截铁地道:“这是当然。这诏令早在数月前就发布了,可以说是妇孺皆知。”
“那就好,那就好,我们干他娘的。”于大山终于下定决心,道:“王先生,你说,我们该怎么做?”
王大山胸有成竹地道:“当务之急就是把队伍拉起来。要拉起队伍,就要扩大影响。我有一个办法,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拉起一支队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