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残暴的旭烈兀(2 / 6)
在理,让人不得不服,可是后面的话就有点不太好说了,他说的是:“我的胃口很不错,有多少吃多少,可是我的嘴巴只有这么大,只能一口一口地慢慢吃。一口吃不成一个大胖子,这话还真是有理。”
他这话虽是带有几分俏皮,不过非常有道理,李隽点头道:“你们说得很有道理,就目前情势来看,只能这样了。我担心的倒不是旭烈兀渡过黄河,我担心的是他过于凶残,他经过之地的老百姓可就要遭殃了,现在,朝廷也是鞭长莫及,只能求佛祖保佑了。”少有地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李隽是很乐观的人,很少表现得如此担忧,不用说定然是情况非常严重,张世杰他们也知道就目前情势来说,南宋的确无力拯救这些老百姓,只能求佛祖保佑了。
欧军行想了想道:“皇上,请让臣率一支骑兵渡过黄河,前去迎击旭烈兀。臣可以采取游击的方式,不断机动,不与旭烈兀正对交锋,把他拖在长城内外。”
长城内外人口稀少,要是把旭烈兀拖在这里的话,老百姓遭殃的可能性就少得很多。这主意虽是迫于无奈,也不是不可行,更何况还有欧军行这样优秀的骑兵将领坐镇,成功的可能性并非没有,高达他们看着李隽。
他们的意思非常明白,就是希望李隽同意,李隽却缓缓地摇了摇头,道:“这事肯定行不通。原因有两个:一是长城内外人口稀少,旭烈兀万里行军,后勤必然不充分,要到人口稠密之地去补给,他不会与你在长城上耗。二是旭烈兀纵然残暴,可他也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良将,他肯定知道他最紧要的事务就是渡过黄河,与忽必烈会合,与我们在中原决战。所以,他无论如何会尽全力南渡黄河。”
不要说旭烈兀,就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要是处在旭烈兀的情况下都会如李隽所说去做,这道理非常明显,张世杰他们不得不改变看法,道:“皇上圣明!”
李隽接着道:“相比之下,要郑静和封锁黄河一事,倒不失为上策。”叹了一口气,道:“只可惜朝廷的实力有限,华北一带的百姓要遭殃了。”顿了顿,道:“可以要我们的特工人员在这一带放出谣言,就说蒙古人要来屠城了,要老百姓赶快逃。”
“皇上仁德!”杜大用他们称赞李隽的仁慈,心里却是在哭泣,因为南宋除了采取这种无奈之举外,再也没有办法了。屋里的气氛变得异常沉闷。
李隽轻叹一声,走到地图前,看了一阵地图,道:“除了命令郑静和封锁黄河以外,我们也不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