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光复汴京(四)(3 / 6)
也没有启用他。苏秦一怒之下,决心与秦国作对,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动山东六国连合起来对付强大的秦国,因为当时的山东门从最北边的燕国到最南边的楚国,象笔划中的一竖,故称之为纵,他的策略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合纵之策。
秦惠文王后来后悔失去苏秦,张仪在苏秦的设计下西入秦国,见到秦惠文王,秦惠文王很欣赏他,重用他。但是,张仪和苏秦之间有君子协定,一直不给秦惠文王出计,直到苏秦遇刺去世,君子协定对张仪无效了,张仪才言“终于可以展吾之舌也”,他给秦惠文王献上一条破除苏秦合纵之策的计策,就是连横之策。意思是说秦国连合山东六国中任何一国,就可以破坏苏秦遗策,这个国家就是齐国。到了范睢,把这一计策发展成著名的“远交近攻”之策,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也在使用这一计策,始作俑者,张仪也。
开封出的另一个对中国历史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名人是尉僚。说起这个人,也许知道的朋友并不多,但是熟悉秦朝历史的朋友肯定知道他,也知道他对中国历史做出的卓越贡献。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功业最盛的两大帝王,秦始皇开创的是中国的统一格局,而汉武帝开创的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全盛时代,文治武功达于鼎盛。
汉武帝最大历史功绩就是击破匈奴,安定北方边境。纵观汉武大帝进行的长达三十年的战争,可以说是他一手推动西汉的军事变革,也是他一手制订了西汉的军事战略,用一句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他是他自己的参谋长,换句话说他没有一个很好的军事参谋。至于卫青霍去病这些名将,只不过具有很强的执行能力,能够把他的战略意图变为现实而已,在西汉的战略上并没有什么大的建树。
而秦始皇则不然,他有一个很好的参谋长,这人就是尉僚,他的军事成就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尉僚子》一书中,这本书是《武经七书》之一。
尉僚进见秦始皇是因为李斯设计杀害韩非子之后,秦始皇很不高兴,因为秦始皇知道韩非虽然有口吃之病(按:口吃就是结巴的意思),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想实现统一中国的帝王之业,正需要韩非这样的人才。
李斯杀韩非是因为忌妒其才,他当然不会承认韩非的才能比他高,而是给秦始皇说韩非虽有才,也不过是小才而已,他知道有一个人的才能比起韩非高上一百倍。秦始皇听了这话,欣然色动,马上要他把这人找来,这人就是尉僚子。
秦始皇有焚书坑儒的暴行,给后人斥得体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