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围歼旭烈兀(二)(5 / 6)
可寻,除非他们喜欢这里的野兽。这么大规模的军队集结,就是野兽都会给吓跑了,连这最后一点要求都不可能满足他们。
“谢可汗。”忽秃忽话锋一转,道:“可是,这里没有老百姓,将士们要寻乐也没地方。”好不容易有机会弄个香饽饽,却没想到只能是画饼充饥,他的心里真的是惋惜无已。
旭烈兀不动声色地道:“你是在为有机会,却没有实惠而惋惜吧?这没关系,本汗就帮帮你,包管让你满意。”
※※※
“皇上,贫道以为旭烈兀给我们包围了,他必然是不甘心就范,想着突围。”清风子看着地图道:“因而,贫道以为,我军应该加紧戒备,准备挫败旭烈兀的阴谋。”
一支军队给包围了,要是不想办法突出重围,那就不对了。这点在历史上表现得很明显,不论是名将,还是蠢材,一旦陷入包围都会想办法突出去,区别只在于办法的高明与否。
著名的长平大战,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被围,也是无数次组织起冲锋,激战四十余日,终是不可得,最后不得全军覆灭。旭烈兀这人可不是赵括,他不仅要突围,而且他突围的方式会很高明,不能不引起重视。
廖胜功点头赞同道:“皇上,道长所言极是有理,臣也是这么认为。皇上,臣以为应该下令紧守营寨。要多准备火器,火炮应该部署好,要是旭烈兀敢于突围,就给他迎头痛击。手榴弹也要多准备,用来对付鞑子骑兵效果不错。”火器是对付骑兵的利器,正如廖胜功所言,是应该好好淮备。
杜大用接着发表看法,道:“皇上,廖将军所言臣也赞同。臣以为,围歼行动应该极早行动,不能拖而不决。拖下去固然有好处,可以把旭烈兀的军队拖得很疲惫,到时我军再以逸击劳,一战而胜之。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虽是冬季,黄河以北天气很冷,天寒地冻,不宜于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我军还是应该尽早渡过黄河为宜。一者,忽必烈失踪,鞑子的指挥暂时混乱,这正是我军渡军的良机,机不失,失则不再。二者,黄河以北的老百姓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王师,若是我们渡河北上,可以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可以获得粮食、被服的补给,很好地缓解后勤的压力。三者,华北是重地,鞑子设有不少仓库,我军迅速进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这些仓库,于我军有莫大的好处。”
他的一席话说得众人连连点头,李隽鼓励他道:“杜将军说得很好,接着说。”
杜大用接着道:“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