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第二战场(2 / 6)
:“皇上,给你这么一说,臣有点晕乎乎的,摸不着东西南北了。皇上,你直说了吧,要不臣就成了听天书。”
李隽接着道:“有道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要是忽必烈趁我们后续部队没有赶到的良机,在这里设伏,阻止解将军和欧将军的推进,再在这里派出一支军队切断他们的后路,把他们包围起来,他们就会陷入孤军深入,曹彬当年的旧事就会重演。”
“是啊,臣担心的就是这事。”张世杰和高达同声说了出来。
李隽话锋一转,道:“这是一个美好的构想,事实却是忽必烈他一定会这么做,结果就不是他预期的那样全歼这两支军队,而是他会撞在南墙上,会给撞得头破血流。”
要是忽必烈真的如此部署,这局面对南宋就很不利了,却给李隽得出相反的结论,饶是张高两人身经百战,作战经验极其丰富,也是惊奇不置,难以理解地打量着李隽,道:“皇上,这是为什么?”
李隽笑言道:“太宗当年北伐,五路出兵,各自为战,路与路之间是各行其是,彼此之间难以协调,这才导致了曹彬进展最为神速,而其他四路进展缓慢,不能给他提供有效的支援,才为萧太后所乘。这种分路出击的战术,汉武帝在对匈奴初期的战争中也曾使用过,那是因为当时他没有可以派遣的主将,才如此做,目的是打出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大将军卫青正是在他这套战术中脱颖而出。”
“太宗太年可以设立主将,他却没有设立,五路军队没有统一的指挥与调度,没有把力量凝聚在一起,这才是失败的关键,并不是为人们所说的他是趁契丹国丧出兵,激起了契丹人的敌忾之心。”
张世杰若有所悟,问道:“皇上的意思是不是要在前面设立一位主将?”
李隽点头道:“两支骑兵进展神速,我们一时之间难以跟上,为了不使他们互不协调,朕是打算临时任命一位将领,统一协调他们的行动,以便临敌制机。”
“这倒是很有必要。”高达也是赞成,问道:“皇上,谁合适呢?”
李隽笑着道:“解将军和欧将军都很优秀,两位随便哪一位都可担此重任。不过,朕想欧将军曾经是解将军的副将,两人共事有一段时间,还是以解晋为宜的好。”
“小骠骑能征善战,作战风格多变,如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张世杰点评道:“同时,他的胆气十足,绝不会缺少打胜仗的决心,由他出任前线的指挥再合适不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