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兴亡瞬间(2 / 4)
叛变,更使得李自成等人苦心经营的后方,顿时是烽烟四起,无法固守。而征西军攻克陕北,简直就像是推到多米诺骨牌般的毫不费力。整个陕西全境,除了高一功、李过镇守的榆林、延安以外,其他负责防守沿边城堡的原明降将,很快就被大平军拉了过去,使榆林、延安陷入孤立无援的地位。
正是由于大批降官降将的反水,也使得征西军不需要考虑分兵驻守各地;不需要考虑补给;不需要考虑兵员补充;不需要考虑地方管理,能将兵力很快地扩展开,在西北加大投入军事进攻。
面对着大好形势,薛勇、全大山等人立刻宜将剩勇追穷寇了。在正月十七日,征西军兵分三路:薛勇亲率主力十二万,尾随追击南下的大顺军;全大山授四川将军衔(途中由大平朝廷追授),率九万大军入川,剿灭张献忠的大西军;而江澄、赵德功各带兵一万,北上与榆林的姜瓖汇合,合兵近四万,追击从榆林、延安向西逃窜的高一功、李过部大顺军。
而高一功、李过部见西北地区已被大平军先后占领,在陕北已经无法立足,最终只能被迫撤退。之后,这支大顺军只有迂道汇合镇守甘肃的党守素等部,取道汉中南下四川,然后顺江而下。直到一年多以后,这支一万多人的大顺军残部,才在云南与跟随李自成,刘宗敏南下的大顺军余部会师。而到了那个时候,李自成和刘宗敏都已经战死了。
大顺军的崛起,既没有深厚的基础,又没有时间来沉淀,所以一旦不利,大顺政权也就像是建造在沙滩上的大厦一样,轰然倒塌了。
尤其是大顺政权自己没有一个稳固的后方,而其中的关键,就是李自成等人忽视,甚至敌视官绅地主阶级。所以说,没文化可能会打下江山,但没文化肯定是守不住江山的。而大顺军在玉田战役之后节节败退,其主要原因并不是大平军天下无敌,而是由于自己内部的不稳定。
而薛勇、全大山等人主动扩展的西北军事攻略,也加快了大平朝统一全国的步伐。
尤其是薛勇率领的追击大顺军的征西军主力,他们将力求与周巡、张彪率领的征南军一起,夹击李自成所率的大顺军残部。当然,如果能顺势攻入南明,他们也绝不会停止脚步。虽然现在大平朝的主攻方向是辽东的满清,但如果能在不多耗费兵力的情况之下,攻入江南地区,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而大顺军的迅速败亡也导致了李自成的迅速身死。由于李自成不想与驻守在襄樊地区的大平军纠缠,于是大顺军就在汉江以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