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山东乱局(2 / 3)
溃兵散至民间,落草为寇;一些忠于前明的官绅组织的抵抗军;邪教横行;归降于大平朝的军队军纪败坏,平日里行事犹如匪盗;汝宁军崛起速度太快,许多非河南官绅百姓根本不知道吴世恭的威名;对于大平朝是否能够延续下去,有着很大的怀疑等。
因此,此时的大平军,他们即与大顺、大西、南明和清军同时开战,又要在内部剿匪治安,有种以一独战天下群雄的感觉。
对此窘境,大平朝也只能采取逐步肃清的方法。因为投降过来的杂牌军队军纪太差,让他们剿匪其实就是逼民为匪。于是大平朝就采取编练一支,再放出一支的方法,所以一开始投入到剿匪的兵力并不多。
可是随着《大赦令》、《招贤令》等法令的颁布,再加上大平朝官员体系的建立,吴世恭又下拨了一部分赈灾银粮,匪盗横行的局面就很快得到了控制。
而到了穹源元年五、六月间,征西军剿灭大顺、大西,先后斩杀李自成和张献忠的消息传遍天下以后,许多地区的匪盗竟然都是骤然不见。许多盗匪都是藏好了兵器,躲入了民间,偃旗息鼓了起来,使人感到宛若神明降临。
随之,《禁荒令》等三项法令得到了严格的实行,中北部地区也建立起了大批的屯田庄子,所有的流民都得到了安置和管理,甚至还在屯田庄子中,逐渐编练了近百万护庄队。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大平朝内部的治安终于得到了基本稳固。
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有一个地区依然是群匪纷立,而那个地区就是——山东。
在历朝历代中,山东历来是造反的“重灾区”。宋朝时有着水泊梁山、金朝时反金、元朝反元、明朝反明,反正是谁当权,山东人民就造反谁。
这是因为历朝统治者对山东确实压榨太狠,比如明朝就在山东实行马政。还有就是白莲教及其变种的邪教横行。就是时至今日,还有要电话号码的呢。
自从明末以来,山东一省地方性的农民造反就连绵不断,明朝官府的统治其实已经很不稳固。等到清军进入山东以后,当地的很多百姓都开始武装抵抗。而等到清军撤出以后,这些武装农民又同官绅势力作对了起来。许多地区都被这些造反的队伍给实际控制了。
而此时山东巡抚颜继祖和山东总兵刘泽清急于向大平朝归顺,他们也无心治理地方。等到他们入京归顺大平朝以后,山东地方的官府更是处于一种群龙无首的状态。
不过更令人费解的是,南明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