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阎温(2 / 8)
势力范围,他今天就无法向李堪等人交待,除非拼死打过街亭,然后到关中掳掠一通,能不能有所得暂且不论,能不能安然撤回才是头等大事。可是如果他败了,马超也不能生存下去,以马超的头脑,不会认不清眼前的形势,派个人去跟他通个气,也许能得到他的谅解,让自己能够解了这燃眉之急。万一他不能认识到这个大势,那么再跟他合作去对抗很快就要赶到关中的车骑将军曹冲,那可就不是什么明智的事了。与其最后失败,不如现在就抛弃了马超,向曹冲示好,说不定还能保住自己的人马和权势。因此眼下试探一下马超,是很有必要的。
“你们说的也有道理。”韩遂点了点头,抚着纷乱的胡须,眯起眼睛遮挡越吹越紧的北风:“派个人去和孟起打个招呼,说明一下我们的困难,跟他要几个县让我们度一下难关,想必他是可以理解的。”
众人一听,各自大喜。
十月下,曹冲带领大军到达长安,司隶校尉守侍中钟繇、京兆尹郑浑出城相迎。
曹冲和钟繇是多次相见的老熟人了,这次再次在长安相见,亲热无比,两人携手而行,表现出一副很和谐的样子。钟繇向曹冲介绍了众官员,曹冲对郑浑很是客气,因为这位在后世名声很响,意淫小说里把他当成发明家还在其次,后世书法中有一块极其著名的碑刻就是这位的墓碑,作为书法上颇有造诣的曹冲来说,对这个人是有很深的印象的。
可惜,从曹冲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这人根本不是发明家,发明不了什么郑浑车之类的东西。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是开封的名门望族,他的高祖父就是东汉初的大学者、名臣郑众。郑众十二岁受业,精于《左氏春秋》、《易》、《诗》,曾经写了一本《春秋记难条例》,是个博学的大儒,在当时很有名声,曾持节出使匈奴,后来因为与朝庭对匈奴的政策不赞同,拒绝再次出使,诏系廷尉,遇到大赦才捡了一条命。后来历任护羌中郎将,武威太守,颇有战功,章帝时出任大司农,河南郑家就是从他开始兴旺起来的。郑浑的父亲郑兴,家学渊源,知名当世,不过郑家最近最出名的还不是郑兴,而是郑兴的儿子、郑浑的兄长郑泰。这位郑泰是个很出格的人物,他少年时游学太学,见天下将乱,遂不治学业,将家中四百顷田的收入全部用来交结豪杰,什么人招他入仕他都不去,直到后来何进要诛宦官,他才入何进府做了个幕僚,随后又因为何进不听他的劝阻要招董卓入京,他又辞何进而去。就在何进府中,他结识了荀攸,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