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章 证据(5 / 11)
至于之前曾经说过缅甸之战的坏话更不必担心,那时蒙正发被巩焴绕晕了头,见全书院的名人都说缅甸之战徒劳无功,那他也就不小心跟风说了两句。现在保国公既然露出了口风,蒙正发也就立刻修改错误,更不惜“以今日之我战昨日之我”,有些士人抹不开面子,不好意思马上当众改口;但蒙正发不是那种分不清“领导意图”和“个人脸面”哪个更重要的糊涂虫,处理得当的话这甚至是一个契机,让邓名明白他是个绝对以领导意志为意志的好臣子——反正都剃过头了,想扮演硬汉形象也没机会了。
而惠世扬除了准备辞赋,还向刘晋戈争取到了凯旋仪式总指挥的职务,他自认是几朝元老,精通各种礼仪,一定把整个活动组织得庄重严肃,让邓名见状大悦。本来巩焴是大顺礼政府尚书,操办各种礼仪活动巩焴也是得心应手,但惠世扬自称来成都这许久一直没有做事,就把这摊子事全部揽过去了。
一开始刘晋戈还不同意,因为他知道邓名不喜欢别人对他行叩拜礼,游骑兵来传达命令时,也交代说邓名的意思是让同秀才们自由活动,只要不挤占道路就可以。
但惠世扬指出,汉太祖见到臣子们山呼叩拜后,顿时龙颜大悦,称自此方知为天子之乐。可见这个是人之常情,任凭哪个豪杰人物也逃不过。更进一步说,邓名平易近人,所以不要求为他准备盛大的迎接仪式,但臣子忠心侍上,越是如此越要坚持君臣父子,一定要把最好的礼仪献给君主——不然还要这些臣子何用?不错,赵匡胤是黄袍加身,但这就是臣下的作用,要是赵匡胤不是装睡等部下来送黄袍,而是自己找人绣龙袍然后自己当众披上,那成何体统?
惠世扬用的汉太祖典故很有说服力,刘晋戈知道邓名颇欣赏刘邦,多次在他们面前称刘邦为潇洒、豪迈的英雄,无可无不可的大丈夫。被惠世扬说服后,刘晋戈就默许他去组织一些官吏紧急排练迎接仪式。
不过刘晋戈还是留个心眼,没有公开下行政命令宣布惠世扬负责此事,而且也没有下令手下官员去听惠世扬指挥,只是为惠世扬的安排提供一点方便并不加以阻止。要是邓名不高兴,刘晋戈可以说这都是惠世扬自行其是——就算邓名心里有数,但这就入惠世扬说的,部下忠心办事,就算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上司心里也是高兴的,只要有个借口就不会追究了。如果邓名喜欢的紧,那到时刘晋戈再表功也来得及——几年的行政工作很锻炼人,刘晋戈不是只知道单挑的毛头小伙儿了。
第二天清晨,邓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