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章 扩张(4 / 7)
以。我也不用他们开垦成耕地、暂时不用他们纳土地税,只要他们肯在那边定居就可以,只要定居满十年土地就是他们私人的了。”
众人等人议论了一番,觉得如果这样应该可以吸引一批退伍军人前去,但熊兰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愿意去的人不够,是不是还可以继续提高授田数量?”
“这个自然,愿意移居的人数量一定要够多才好。”邓名答道。
“那就可能会有精明的人不急着接受条件,而是呆着观望。”熊兰马上指出了邓名政策中的漏洞:“看到官府给的条件越来越好后,观望的人就更不愿意走了,都觉得以后的条件会更好,想再等等签字接受更好的退役补偿。结果很可能是我们不断提高条件,但去的人越来越少,而是都在这里等下去。”
邓名觉得熊兰提出的问题确实需要思考,虽然退伍老兵不是都像熊兰这样精于算计,不过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有了先例,以后的退伍工作就不好做了。
“不能让率先响应官府移民号召的士兵吃亏。”略一思索后,邓名就拿定了注意:“所有签字退伍的士兵可以自动享受十年的最惠待遇。什么叫最惠待遇呢?就是无论以后的十年里有人谈出什么优惠条件,他的待遇都会自动提高,与最好、最新的条件看齐。比如一个士兵签字退伍时,定下的条件是补偿给他二百亩,后面有人谈出了五百亩,那他也自动获得三百亩的增益;再比如一开始说的是十亩山林折算一亩耕地,后面有人的折算是二十比一了,那他也要获得同样比例的补偿。而且这个只是向上看齐,而不会向下,将来的补偿条件若是不如他们的,官府也无权收回已经授给他们的土地。”
“十年……”有几个与会者面露迟疑之色,因为他们都觉得这么长的时间里不一定会出什么事,如果定下了最惠条款,那官府在未来就只可能吃亏却不可能占便宜。
“国公这个办法好!”熊兰又是第一个表示支持的,他拍手叫道:“这真是釜底抽薪,大部分人没有了后顾之忧,就会先行一步去绵竹、江油等地圈地;那些留下来和官府精打细算的人肯定都能明白,他辛苦一场也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大家待遇都一样;而且靠近县城的地和远离县城的地肯定不是一个价,在他和官府讨价还价的时候,最好的地都被先去的人圈得一干二净了。”
如果拒绝退伍补偿的老兵很多,官府也会非常头疼,因为没有居民就会让川西集团重返江油变得代价高昂,更担心他们的抗议和不满会影响同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