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0章 债券(4 / 9)
“这批债券可以用欠条等额购买,或是用白银购买,按照库平银一两折合一百元的比例换算。这五千万元是用来支付前期的道路维修、提供生活必需品和移民补贴的。将来两地的赋税将首先用来支付利息,然后才可以供官府使用。如果江油、绵竹两地遭遇战火,或是有天灾,或是开垦失败同秀才纷纷返回都府,帝国政府也保证购买债券的同秀才不会遭受损失,凡是购买了建设国债的同秀才,帝国政府提供全额担保……”
邓名说完后,很快就有议员提问:“国公刚才说的我有好几处不解,第一就是白银购买是什么意思?现在帝国境内不是不流通白银吗?”很多人已经把邓名控制区等同于帝国境内,这个议员也是其中一个。对于邓名连续两次强调给同秀才担保一事,这个议员也有他的理解:“是不是如果遭到兵灾、天灾,权如同秀才和如同秀才购买的债券就无效了?”
“哦,我这里犯了一个错,如同秀才和权如同秀才也是得到帝国政府全额担保的。”邓名连忙弥补了自己的失误:“先生请坐,我来解释一下这个问题。我们这个债券,也计划向境外发行的……”
成都一大群商业银行的掌柜等候在知府衙门里,他们早就接到消息,说是保国公要接待他们。结束了在帝国议会的发言后,邓名马不停蹄地赶回知府衙门,将这些金融人士请到会客室里,并很快地把债券的事重复叙述了一遍。
作为工业银行的大股东之一,于佑明也在其中,听到这个债券居然支付百分之三的年息后,他立刻从中嗅到了危险的气味。虽然以前邓名多次提到过银行收取存款去放贷,却不付给储户利息是不合理的,但大家都没把这句话当回事。因为储户没提出要求,邓名也从来不会把刀子架在自家人脖子上,所以包括于佑明的工业银行在内,对于这个提醒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但如果帝国政府发行的债券支付利息,可想而知储户肯定会从银行提钱去买债券,债券不但收益大,而且信誉更好。
转眼之间,就有好多人开始诉苦,称他们对四川的发展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他们手里的钱很多都拿去放贷了,要是储户突然都来提钱那只好关门。
“我早说过,你们稍微给储户一点利息不好吗?他们对四川的建设也有很大贡献,理应分享繁荣的红利,这么简单的事还用得着我说?此事不用再提,建设国债是一定会支付利钱的。再说就是债券不付利钱,就算和你们一样,你们以为同秀才会买债券还是把钱搁你们手里?”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