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章 整顿(4 / 7)
理由是讨论债券问题,而邓名一见他就提银子不够花,显然不是什么好兆头。
“我琢磨了个赚银子的买卖,不知道董布政使有没有兴趣?”不过邓名没有谈债券,而是说起了一套董卫国完全听不懂的东西:“我打算在九江设立一个证券交易所,还有一个期货市场,这应该能为我们挣不少手续费。我出点子,制定规矩,用董布政使的地盘来开办,有钱赚了我们就五五分账,怎么样?”
听邓名说五五分账,又不用董卫国出本钱,董卫国自然没有什么抵触情绪,于是就听邓名详细地介绍起了股票和证券交易的概念,还有那个期货市场更是十分新奇。
除了九江以外,邓名计划在武昌、安庆和南京都开办起来,不但允许买空卖空,而且保证金的要求也不高——以前看电视给了邓名一些关于此类交易模糊的印象,不过具体的细节规则都是他天马行空地自己想出来——所以邓名打算先在湖广和两江办起来看看,然后吸取经验教训,在成都建立一个更安全的制度。
淮阳战役结束后,杰书的大军也班师回朝,正月刚过就已经部分返回山东。明军在淮阳之战后主动后退,据说现在又去骚扰江西了,这让清廷上下松了一口气,因为明军的行动倒是和清军的宣传相符合。之前清廷声称明军惨败,清军顺利解除江南危机,要是明军在东南大举攻城略地,杰书的宣传就会引起大家的怀疑。
现在北京朝廷怀疑淮阳战事不是很顺利,不过即使是遏必隆都对真实情况有所隐瞒,他声称淮阳一战人数损失比较大的就是蒙古人。遏必隆心里明白,失败让清军的军心涣散,而且需要补充大量的军械、装备,为了恢复士气,遏必隆计划把军队分批整训,使官兵重新焕发出必胜的信念来。杰书和遏必隆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一致,那就是必须打一场胜仗,然后才能向朝廷承认淮阳之战的失利。
李国英的情况也不怎么样,因为他的督标在淮阳一战中表现极差,简直称得上是望风而逃。要不是杰书和遏必隆通过这大半年的共事,深信李国英是朝廷的忠臣,说不定都会怀疑他是川军的内奸——如果搁在去年年初杰书和遏必隆对李国英印象最差的时候,说不定就真把他当做罪魁祸首绑送朝廷了。
因为督标的表现丢尽了李国英的脸,所以他现在也配合杰书和遏必隆对朝廷尽量隐瞒真相,就是隐瞒过去的可能性不大,也本着能拖一天是一天的态度。
淮阳一战后,杰书和遏必隆都怀疑两江官兵和漕运官兵与明军有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