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8章 夜战(3 / 8)
长庚确实是湖广目前最合适的统治人选,而北京也对他迫不得已的行为表示了谅解。北京宣布张长庚绝无通邓行为,如果吴三桂和孙延龄擅自开启战端就是犯上作乱,要他们两个约束自己的行为;而成都则表示,虽然自己和武昌毫无勾结,和清廷势不两立,但若是吴三桂、孙延龄这两个人既不忠于大明也不忠于满清的话,也会出于支持忠臣义士反对反复小人的原则支援武昌,以弘扬天地间的浩然正气。
而吴三桂一面继续秘密向成都和北京陈情,一面依旧紧锣密鼓地准备进攻湖南。他的盟友孙延龄也公开放风,激烈攻击张长庚卖地和调兵南下的行为,认定这说明武昌无心抗明,一心要和清军嫡系打内战。
如果说这一切已经让天下人看得眼花缭乱的话,康熙四年底的事情就演变得更加精彩。吴三桂终于誓师出发,讨伐“通邓”的逆贼,孙延龄提供了部分粮草并派出兵马助战。结果吴三桂拿到粮草后却突然清洗了孙延龄的部队,突袭擒杀了孙延龄父子,软禁了孔四贞,并吞了广西的军队和土地,宣布孙延龄一心发动清军内战,是“通邓”的逆贼!
战后,吴三桂和张长庚恢复友好,主动撤离了贵州、广西与湖南边境上的驻军,同时还把孙延龄原本应得的那一份湖广协饷也纳入囊中;张长庚保住了大部分领地,避免了吴三桂或是明军进入他的地盘;北京和成都也放下了对湖南的担忧;吴三桂一下子把领地扩大了一倍。大家皆大欢喜,除了已经身首异处的孙延龄。
因为明军又光复了两府,杨大学士就把邓名官衔前的“征虏”二字也去掉了,从此称为大将军邓名。这次发起南洋战争时,大名内阁在邓名高调宣布出兵后,也高调宣布要恢复“丞相”这个被明太祖废掉的官职,暂时让邓名摄“副丞相”,代行丞相事。
等到这场战争胜利,丞相前的那个“副”字肯定就可以去掉了,这一点所有的人都心知肚明,而邓名的手下已经开始用丞相称呼他了。
“抵近作战,最好能够夺取西班牙人的大舰。”宣读完院会的文件后,邓名和将领们坐下来,进一步阐述他的作战目的:“保住西班牙人的这些大舰是很重要的任务,如果只是单纯摧毁了他们,我们固然赢得了周围的制海权,也能顺利取得马尼拉,但荷兰人的威胁仍在。”
并不是每一场海战都能预测,一旦和荷兰进入战争状态,整个南洋海域就不再安全。如果在辽阔的海域遇上荷兰人的巨舰,中国的武装商船就会成为没有自卫能力的靶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