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章 援助(7 / 8)
部队起的名字是“靖逆军”,和“讨逆军”或是“靖难军”都很像,一眼就能看出与他们的同盟关系。在确定广东没有任何异常举动后,董卫国就在南昌发表讲话,称东南各省同气连枝,江西和浙江本来就是兄弟省份,而为大清讨伐叛逆更是臣子义不容辞的责任。动员完毕后,董卫国就命令靖逆军出发,向耿逆的福建发起攻势。赵天霸许诺,若是江西出力,那论功行赏的时候,就会考虑给董卫国一些闽西北的地盘做补偿,当然,有没有补偿以及有多少补偿,要根据出力大小来决定。
密切关注福建动静的郑经此时也做好了出征的准备,不过郑经打着的是明军的旗号,所以他不可能宣称耿精忠是需要讨伐的逆贼。郑经和马逢知、郑瓒绪他们一样,会打出援闽的旗号来——反正耿精忠正受到清兵的围剿,所以同属明军的浙东军和台湾军,当然要兵发福建支援耿精忠——就算耿精忠的失败无法挽回,至少要保证最多的府县依旧控制在明军手中嘛。
耿部和讨逆军、靖难军在绍兴周围发生激战的时候,东宁三声炮响,郑经命令陈永华这个他看得一清二楚的老实人留守台湾,负责帮他盯着这块根本之地,延平郡王本人领着刘国轩等大将漂洋过海,大举援闽。
几乎是同一时刻,尚可喜和尚之信父子也基本商议确定了广东藩的出路和对策。当初两江战事方起时,尚之信就急不可待地要发动兵变,把他父王软禁起来,然后高调反正,一举杀入江西。但老谋深算的尚可喜压住了急躁的儿子,一直静观时局。
所以一直到蒋国柱、张朝先后兵败,解散了军队,被迫流亡入川的消息传来,尚之信依旧没有发动政变,广东也没有反正重归大明。
“父王,董卫国已经起兵靖逆了,我们该怎么办?”得到江西的最新动向后,尚之信急不可待地来找尚可喜。在尚之信看来,他父亲那种一味的两面下注,只会让尚藩失去最好的扩张良机:“父王,必须要下决心了。要是父王看好耿精忠,我们就反正,攻入江西;要是父王不看好耿精忠,我们就要旗帜鲜明地出兵福建讨逆。”
“急什么?你也老大不小了,这么惶急怎么做得了大事。”尚可喜不满地斥责了儿子一声:“这些事为父早就知道了。”
作为两面下注这门技巧的宗师级人物,尚可喜不慌不忙地拿出来一批旗帜给儿子看,这些旗帜共分为三种,其中一种上写着“荡逆”的字样。
“兵凶战危,事关本藩前途,全族的生死安危,如何能不顾一切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