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火烧(4 / 7)
袁尚当然不能说出心底的想法,作为后来人,对手又是孙策周瑜两兄弟,他当然想来个揽二乔灭强敌。若放在别个将领,或是汉代之后,这种携带女眷的做法当然会引来别人诟病,但是这时有西楚霸王跟本朝高皇帝开先例,贾诩等人虽然有颇有说法,但也阻止不了,而且这或许是袁尚最后一次领兵出征。
一夜无话,第二天袁尚带着二乔还有许褚一干近卫骑马出游。说是出游,其实也是巡视乌林附近地形地势,还有水寨中的兵卒和船只,作陪的少不了同样不喜约束的郭嘉。
看着滔滔江水,袁尚心中有种慷慨澎湃的感觉,就是这条被称作天堑的江水见证了历史上多少兴衰。一个个朝代末期的南迁,然后偏居一隅,再到另一个政权的强盛崛起,直至南下一统江山。可以说,滔滔江水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衰落,然后又见证着另一个时代的兴起,周而复始往复循环。
那首词不禁在袁尚心中出现,滚滚长江东逝水,虽然对于漫长历史来说是非成败就像转瞬,但能在这历史的长河一瞬中,留下磨灭不去的足迹,那一生还有和遗憾。
“区区江水阻挡不了我的步伐!”袁尚大声道。
“应当说区区孙刘阻挡不了公子的步伐。”郭嘉笑道。
袁尚看向对岸隐约可见的水寨,再看向身旁骑在马上的二乔,他微微一笑。
“这几天大军封锁江面,附近的渔民不能打渔,否则可以买来几尾鲜鱼来做羹汤。”郭嘉不无遗憾地说道。
“呀,不能打渔,那他们怎么过活?”乔倩问道。
郭嘉笑了下,“夫人不必担忧,他们自然储备了过冬的粮食,而且大将军宅心仁厚,还给了他们一些粮食。喏,就是我亲自带人去发给他们的,还换回好些鲜鱼。”
郭嘉笑得诡异,这其中的深意也只有他自己晓得。
赤壁。
孙策、周瑜、庞统,还有刘备曹操一干人等都在水寨边视察。兵卒们忙碌着将船只准备好,帐幕、干草、油脂等物品也都安置妥当。
“降书可写好了?”孙策问道。
跟着后面的鲁肃取出一份布帛,念道:“呈大将军袁公明鉴,天下之势袁氏兴隆,江东六郡抗拒将军,无异螳臂当车,今日归降,志在择明主而事……”
“好了,好了!”孙策喝止了鲁肃,笑道:“这次是黄盖将军投降,他一介武夫写的直白一些不就得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