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悲苍生多艰(3 / 4)
是这样,大家都在干坏事,就你清高的话肯定会遭人防备。他李貌是饱肚子不知饿汉饥,赵谦现在穷得叮当响,哪来的钱给他“凑份子”啊?
李貌心道你也是做过幕僚的人,这点事都不明白?现在你在我的地盘上,而我刚刚上任,一点祝贺高升的表示都没有,这算什么?
好,好,就算你清廉高洁,老子就不清廉了?朝廷俸禄那么低,不弄点外快大家能养活家吗?人之常情嘛,哪里是廉不廉的问题,就算是迂腐清高得透顶的老头,在百姓交粮的时候还要去踢一脚,漏出来的就归他,这叫“公耗”,谁不赚外快根本没法活。
李貌当然不会明说,只管喝酒聊天。赵谦哪里知道如此多的讲究?还在盘算怎么结交这个李同知,混个幕僚什么的当当。
罗财主告歉更衣(如厕),赵谦也说了声跟了上去小声问道:“罗庄主和这李大人交情如何了?”
罗财主小声道:“哎呀,别提了,李同知根本还没拿我当自己人,他刚来不久,还得考察一时间,这时间只当我们是养肥的猪只管割肉,根本不帮忙,要想靠上他还不知道要出多少血。”
赵谦失望道:“哦,这样啊。”
酒宴完毕,李貌喝的歪歪斜斜,饭饱酒足又拿了银子,满意地要回去了。赵谦急忙恭敬地扶他出去,为了给他多留些印象,干脆扶李貌一同上车照顾。
李貌是身醉心不醉,心道你小子刚才装傻现在是想巴结老子吧?不过因为赵谦是有功名的人,也不便太过分,也就不动声色。
到了李府,李貌还是很客气地说:“赵相公进去喝杯茶吧。”
“那就叨扰了。”赵谦心中一喜。
到了客厅,两人闲聊了几句,赵谦急忙说了些朝廷政见上的问题,表现一番自己。
“在下研究了《大明会典》,得出估算,农业税收不会超过什一(10%),但是农民负担依然沉重,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大明农业税收以银子的形式征收,到了税收的季节,农民不得不把粮食售出交税……”
“假如农民卖出一百石的粮食,这时候粮价是每石0.3两白银,得到的银子是30两,上交给政府。而等政府拿到这30两白银的时候,并用于支出各种开销的时候,正好是过了税收时期,粮价回到正常水平,甚至高于正常水平。如果用这30两银子到市场上去买粮食的话,假如粮价是0.5两白银,只能买到60石的粮食。于是在农民那里,他觉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