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六六六、此石可激天下浪(二)(2 / 5)
然。
他们很有默契地都故意不提这件事情,只是众臣此前还都很积极地想着如何与俞国振对抗,尽可能让大明延续下去,但从这之后,众人就眼睁睁瞧着所谓的华夏军略委员会一步步逼了过来,今天一条新条约,明日一条新款项,每个人想的都是如何尽可能配合好华夏军略委员会的要求,如何在俞国振面前留一个好印像,如何在未来被“统一”之后能争得个好位置。
一群贰臣!
史可法心中如此想,但还是挣扎着起身:既然还有办法,那么……暂时用不着死。
哪怕天下人都放弃了,我史道邻也不放弃!
怀着这样一种悲壮孤忠的心思,史可法觉得自己一定能在青史上留下久远的名声,就像他的老师左光斗一般。
他一大早就赶到这边来,确实没有看报纸,不知道今日报纸上有什么新消息。离了皇城洪武门,上了来时的三轮车,他对车夫道:“去最近的……茶楼。”
俞国振在倡导新生活运动之后,便号召天下,除去新郎接新娘时用礼轿表示喜庆尊重之外,男子一律不再乘轿。原本金陵是不理会他这一套的,若不坐轿,怎么能体现人上之人的尊贵?但是五年统一计划签订之后,自马士英、阮大铖起,他们便不再乘轿,说是响应华夏统帅俞国振的号召——于是大伙都改乘车了。
新襄吉利与琪瑞产的三轮车,其实南明小朝廷的官僚们早就对之口水横流了,这种三轮车自然是经过特制的,比起街上那些拉客的要豪华贵气得多,比起一抬轿子更是不知格贵多少。此前这些官僚们总想着怕人攻讦买新襄的车是“敛民财以资敌”,又怕人骂自己“穷奢极欲”,现在有了这个理由和借口,于是纷纷改轿换车。
便是史可法,也难以免俗,毕竟三轮车比起轿子更为稳当舒服,缺点就是过石桥台阶时有些麻烦,不过现在也好了,金陵城里大小石桥的台阶,全部用水泥被出了三轮车道。
这个时候,史可法不得不承认,俞国振在改变整个华夏……不,大明上自官僚下至百姓的生活。若是他能开科举,任用东林儒生为官,重相权,不要学着太祖皇帝,再稍稍优礼一下朱由崧,史可法觉得,自己也未必不能接受他为帝。
到了一间茶馆,拄着木拐挪进去。因为是大早的缘故,茶馆里的客人不多,事实上原本金陵城的商家上午开业都开得晚,只是华夏军略委员会统一作息时间,要求不仅仅是华夏军略委员会,就是金陵小朝廷也将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