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六七四、大道不行海帆扬(二)(3 / 5)
虽是如此说,孙晋只觉得背上冷汗涔涔,额头也是油滑一片。
“死倒不会,俞济民说了,虽然兄长所犯之过相当严重,他列出了六项罪名,其一是分裂罪,其二是颠覆罪,其三是杀人罪……”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些罪名,任他安插就是!”孙晋冷声道。
这个态度,让孙临声音又哽咽起来,而陈子龙也只有苦笑。
华夏军略委员会的五年统一计划可是一步步来的,其中用了三年时间。制订了《刑典》、《民典》、《财产法》、《兵役法》、《教育法》等诸部法律。这些法律乃是华夏军略委员会会集各方人物共同制度,而孙晋的几项主要罪名,便是来自于这些法律,特别是刑典。
当孙临去寻俞国振时,俞国振向他展示了各种证据,包括人证的证言、充当物证的书信,还有其余人的口供。根据这些证据。孙晋在此次龙华会的骚乱中起的作用相当大,而且俞国振自己虽然没有说,可是证词中孙晋领龙华会诸人前去掘俞国振祖坟之事。给陈子龙、孙临震动也是极大。
若只是别人受到伤害,陈子龙觉得还可以说说情,法理不外乎人情嘛。但涉及到俞国振的祖坟,这可就是大忌,放在任何时代,可都是兴大狱的案子,俞国振如今抓了两千余人至上海,在各地还从快从重判罚了数万人,原因可能就是这个!
“兄长,你就向济民认个错,我也看了口供,你是被裹挟去的。并非真有心去掘俞济民祖坟,那些伤害抢掠之事,你也曾经劝阻。”孙临比陈子龙想得更多,他也更了解俞国振的各种制度,包括司法制度:“从属当减罪。而有立功悔过表现亦可减罪,兄长,你就认个错吧!”
“头可断,血可流,认错却是万万不能。克咸,我们孙家反正有你。你的侄儿侄女,也有你照顾,我很放心。”孙晋横着心说道。
若是俞国振亲自来,他或许会与之妥协,但来的是孙临——他如何能在自己的弟弟面前展示出自己没有气节的一面?既然身前之事顾念不得,那他就只能考虑自己的身后之名了。
“兄长!”
“你休要再说了,再说,我就赶你走!”孙晋厉声道:“俞济民他可以得逞一时,但他能保天下悠悠诸口么,能挡得住那如刀史笔么?”
听得他说这样的话,陈子龙的脸上露出尴尬的神情,而孙临更是惊住了。
过了片刻,陈子龙慢慢掏出几张报纸,将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