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七零二、碧涛铁甲英蛮月(二)(3 / 4)
嘴巴蠕动了一下,哑然失笑。
前明的时候,有用污秽之物破敌军炮阵的事情,黄宗羲对此甚为清楚。只不过短短十多年不足二十年的时光,现在他们就可以傲然评论英吉利人的这种行径了。
此时欧罗巴人的迷信愚顽,当真是令人觉得好气又好笑。黄宗羲便亲眼见到过兜售免罪符声,所谓金币声音一响,灵魂便上天堂,力主此事者竟然就是被认为教宗的教会。黄宗羲也在华夏见过不少传教士,其中不乏大毅力大恒心者,可他们所属的教会却是如此腌瓒不堪,让黄宗羲不免讶然。
“虽是攻不过来,可是他们长期围困当如何是好?”黄宗羲忧忡地道:“况且有不少教谕四处游学尚未回来,若是落到这些愚氓之手,后果不堪设想……”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此前我便警告过,英吉利局势不稳,中枢也曾下令撤回里斯本,可是山长你非要坚持在此。”步秀秋的话语中多少有些怨气。
黄宗羲垂首不语,他确实不曾想到局面会恶化得这么快。
“好在前日我已经派人去了里斯本告急,应该会有接应,我们再撑两天,无论其余人能不能及时赶回,两天后我们都得撤离。”
“秀秋……”
“黄山长,我知道你想要对那些教谕负责,相要保护好他们,但是若再拖下去,所有人都保不住!”步秀秋厉声道:“黄山长,一错不可再错!”
黄宗羲闭上了眼。
俞国振将这些儒生打发到欧罗巴来,看似绝情,但是后勤保障做得好,更何况欧罗巴诸国不清楚他们的底细,以为他们真是所谓的“学者”待他们礼敬有因此,这几年里黄宗羲等人过得还算是惬意——有时还可以狐假虎威,打着华夏的旗号敲敲欧罗巴诸国的竹杠。
此时欧罗巴经过三十年战争,诸国都在休养生息,勉强还算太平。他们所到之处都受人尊敬,儒家的理学说与社会观念,在乱七八糟的欧罗巴广受欢迎,甚至有些欧罗巴国家都在考虑采用科举制度选拔文官,避免教会势力对世俗统治过度干预。
因此,落到如今情形,黄宗羲虽然明知道俞国振会幸灾乐祸,却也无法怪到俞国振头上去。
还是他想到自己流放时间结束,即将要回国,故此放松了警惕啊。
“依你,依你吧……”黄宗羲只能如此说。
他不如此也没有办法,步秀秋已经打定主意,如果黄宗羲不同意,那么他就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