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七一五、大道之行天下公(三)(3 / 4)
属,顾家明起身想要与他招呼,却见田伯光摆了摆手,示意不要多礼。
“这个……这个……”那位儒生涨红了脸,然后喃喃地道:“方密之先生自己不来,荐了我……”
“啊,那你一定就是王而农吧,果然,若是王而农,倒是有资格来此,哈哈,天下儒门,都要感佩方密之与你啊。”
王而农便是王夫之,这些年他一直作为方以智的助手,帮助他整理百家典籍,将儒家道统从孔子之时直推至周易,并且以周易为源,导出孔门之社会伦理学、法家之法制学、道家之自然学、墨家之机械学、名家之逻辑学等等诸子百家学科,阐述其与《易》之关系,最终综合百家而成实学。换言之,方以智、王夫之在进行将华夏朝的经验教训理论化的大事,他们白勺做为,让华夏朝的政策更易推行,同时也让旧儒生的分化变得非常激烈,绝大多数旧儒生开始将目光从四书五经上移到别的诸子百家作品之中,甚至出现了“前百家”、“后百家”的说法——前百家自然是唇秋战国时,后百家则是现在涌出的各派学者。
思想的大解放促进了社会的大进步,因此就连妇人女子来参与联席会议这样的事情,除了王夫之这样的少数偏保守者,其余人都觉得理所应当。这些女子能够坐入大公堂大议事厅,她们付出的努力,建立的功勋,足以盖过天下绝大多数男子!
方子仪提前到来,意味着俞国振也将来此。在诸女入座不久,俞国振果然出现在大门口,随着他到来,众人纷纷起立,或者行军礼,或是行鞠躬礼,俞国振一路招手还礼,径直走上了会议台前。
望着俞国振仍然显得年轻的面孔,田伯光啧了两声:“也不明白陛下是如何保养的,为何都四十余岁了,却还和二十多岁一般,让人羡慕嫉妒恨,若我有这般本领,到了各大青楼里,那些大家名媛岂不个个倒贴?”
到现在为止,田伯光依然没有成亲娶妻,他高职极高,为他作媒的人不知多少,便是方子仪,都亲自过问过此事,但田伯光却不以为意,都是一一婉拒。
便是俞国振在这个问题上都拿他没有办法。
“老田,你又大嘴巴,当心我给你告上去。”顾家明开玩笑道:“到时候,陛下只怕要给你下命令,田伯光,令你一年之内,寻着一个妻子成亲,否则就切了你那活儿,让你去燕京故宫当馆长助理!”
燕京故宫的馆长,可不就是朱由检,而他的助理,自然少不离那忠心耿耿的太监王承恩了。王承恩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