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七一六、大道之行天下公(四)(2 / 4)
有停顿,又继续说道:“此后每四年一次。我所直接掌握的产业,大多数将归公,其收益分配方式,由我及后继皇帝监督,用于百姓利益。华夏朝不养懒汉,但是,华夏朝要让每一个愿意努力的百姓,都拥有向上的机会!”
此语声落,掌声顿时如雷。
王夫之鼓掌鼓得最用力。他对古时君王有所研究,最恨那种举一国之财物奉一人之欢心的独夫帝王,像俞国振这样,将自己的产业用于反哺华夏百姓,绝无仅有。
他一边鼓掌,一边称赞:“果然是有圣人,果然是有圣人!”
在俞国振的示意下,掌声渐歇,俞国振在主座上又道:“我不是圣人。我行此之事。原是有私心,我希望百姓们有向上的机会。这样他们就不会选择反对,我俞家的子孙帝业,便可以传承得久些。我将华夏钢铁交了出去,但是就在今年,我又建立了华夏电业与炎黄电诸位都明白,在今后电力将大行于世,因此电业、电器都将成为皇室的新财源。故此,我所作所为,并非圣人,而是因为我很清楚,唯有大公,方能大私,大公无私是圣人之所为,我乃普通人,我们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学做圣人太累,但做个眼光长远些的普通人,总是可以的!”
他这番话说得众人都是动容,世上从来不缺以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者,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不可能,便是孔夫子号称圣人,也好美食爱美色。
“财富大公,方能大私,权力亦是如此。”俞国振说到这里,话音一转,转上了正题。
这毕竟是一次政策的联席大会,财富处置并非主要内容,那些因为方才鼓掌而有些散乱的人顿时坐正了身躯。
“八年之前,我说过,我要兼任首辅,有人说我揽权过甚,这样的污名我认了,因为八年之前,百废待兴,我们又都没有治理一国的经验,我不得不揽权。如今不同了,这首辅之职,按照八年前的约定,我便要辞去,换另一人来任。我提名了王传胪与章篪二人,将决定谁是首辅的权力,将与诸位,诸位过会儿便可进行公决,在自己所拿到的公举单上填上你所认可的人名字。只可填一人,不填、填二人及以上者作弃权论。”
俞国振一边说,一边将手中的公举单示意了一下。
大多数咨议都已经经历过投票公举的事情,因此对此并不陌生,一切都井然有序,很快,所有的票都进入了投票箱,然后有人唱票,有人监票,仅仅是十余分钟之后,结果便出来了:王传胪当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