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鞑虏血(1)(4 / 6)
动向,你带一些骑兵去搜捕,给本官抓几十个鞑子斥候回来,记住要活的,死的不算。”
“要是你做到了,本官从临安带来的大宋骑兵,全部归你统属,你可有信心?”贾老贼拍着杨晨焕的肩膀问道。杨晨焕连眼皮都不眨,马上大声答道:“末将遵命,一定让太师满意。”贾老贼大笑,又知道襄阳仍在坚守,放心下与宋军众将痛饮一场,终究还是昏昏醉去。
……
贾老贼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当宋军主力在鄂州集结地消息传到蒙古军营后,蒙古军中就响起了一些撤军的声音,提议撤军的蒙古文武将官理由也十分充分——蒙古军猛攻襄樊一年有余,师老人疲,士气早就耗得一干二净,军需粮草也逐渐捉襟见肘;而宋军方面则气势如虹,现在信心恢复的襄阳仍在死守,主力则已抵达鄂州,沿水路最多三四天时间就能抵达龙尾州,与襄阳内外夹击蒙古军,致不济也能冲入襄阳与蒙古对耗。所以总的来说,蒙古军这一仗胜算实在不大。与其冒险把这点最后本钱拼光,倒不如退回中原重整旗鼓,甚至联合阿里不哥,以期重图江南。
“要朕撤军?等待时机重图江南?”忽必烈万分犹豫,也知道以塔察尔和阿合马为首的蒙古将官提出这样地建议乃是出于一片忠心,可忽必烈却死活拉不下这个面子,更不愿错过这个与贾老贼决一死战机会。不过在忽必烈将这个建议提交几个心腹秘密讨论时,忽必烈最信任的心腹们却几乎一面倒的反对,伯颜、阿里海牙、刘整、史天泽和张弘范等人是不服气。坚持要和贾老贼决战;姚枢、窦默和张德辉等汉人谋士却知道忽必烈这次如果撤军,为了寻图东山再起地机会,必然要向歧视汉人的阿里不哥做出巨大让步换取发展——对这些汉人谋士来说无疑将是致命打击,为了自身利益权位,这些人自然坚决反对,希望忽必烈与贾老贼做冒险一搏,赌上一赌。在场诸人之中。竟然只有职业谋士子聪低头不语,对此不置可否。
“子聪大师。你怎么又不说话了?”忽必烈拖长声音问道。子聪向忽必烈一合掌,低头答道:“回大汗,小僧前日看到宋人出征名单,贾似道老贼的幕僚主簿刘秉恕竟然与小僧胞弟同名,为了避嫌,小僧不得已而闭口。”
“得了,贾似道老贼明知道刘秉恕是你弟弟。仍然对他言听计从,待如心腹手足,朕难道连贾老贼的胸怀气度都比不上吗?”忽必烈不耐烦的喝道:“朕早知道贾老贼身边的刘秉恕就是你弟弟,对你难道不是一如既往的信任重用?说说你地意见,朕知道你定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