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道路的选择(3 / 7)
于蒙古不假,但他更忠于忽必烈,同时也是一个擅长内政的清廉官员——这样的人在阿里不哥手下是绝对吃不开的。现在察必已经代表忽必烈颁布投降诏书,我们大可以遣使持诏去见廉希宪,向他分析天下大势,说他投降献关,未必就完全没有成功的机会。至于使者人选,如果太师不弃,我愿意毛遂自荐。”
“二弟,你听我把话说完,再毛遂自荐不迟。”子聪微笑着摆摆手,示意兄弟坐下,这才向贾老贼合掌说道:“太师,小僧兄弟之言不假,小僧是把廉希宪一事做了最坏打算——不过廉希宪就算投降献关又如何?最多不过让太师的据关守河之策成功一半,另一半呢?北方天寒雨少,黄河水量远不如长江,干旱季节会断流,寒冬季节河面会结冰,这样的河流若要时常坚守,没有十五万以上的精锐军队休想成功!否则阿里不哥铁骑一旦渡河成功,中原大地任他驰骋矣!大宋军队同样将面临被各个击破之险——初出茅庐的大宋骑兵在南京路纵横驰骋,游击作战,骑兵众多的忽必烈宋尚且拿他们无可奈何,更何况骑兵稀少的大宋军队?”
子聪的分析有理有据,知己又知彼,这下包括贾老贼和刘秉恕在内的宋军众将都哑口无言了,好不容易逮到机会畅所欲言的子聪却不肯罢休,继续分析道:“大宋现在北伐,这还只是在局部战场上面临的劣势,从全国各大战场来看,大宋此刻北伐更为不利。为了牵制大宋军队,忽必烈命令四川刘黑马、大理兀良哈台和吐蕃八思巴联手攻打重庆,使得贾太师不敢从四川抽调一兵一卒增援襄樊。虽然兀良哈台出乎所有人预料的叛变独立,但四川半壁江山仍然陷落敌手,剩下的一半也时时刻刻的面临威胁,阿里不哥又怎么放弃这么一个重要战场?”
“假如换成小僧是阿里不哥,那么大宋一旦北伐,小僧必然让出南京路,让破蔽凋零的南京路困住大宋军队手脚,牵制大宋的庞大国力,转而专心经营四川和西南。”子聪大言不惭的说道:“到那时候,小僧只要用很少一点骑兵兵力布置在黄河以北,就可以牵制大宋一半以上的最精锐军队。主力军队则从凤翔路南下四川,威逼软弱的八思巴投降,利用蒙古人血缘亲情,或用封赏,或用武力,恩威交加收服四川七万户和大理兀良哈台,完成对大宋的战略包围。此后小僧再以西南、四川先攻大宋腹地,逼迫大宋国内兵力南移,骑兵再突然渡过黄河南下,利用南京路的平原纵深,将大宋军队精锐切割包围,进而歼灭,而贾太师你首尾难顾,又如之奈何?”
“有道理,我们现在北伐,是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