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布局(二)(9 / 13)
只要能除了此二人,周瑜便有八成把握,可击溃曹军!
然而,周瑜却是不知,蔡瑁与江哲有亲,就算曹操一时被蒙骗,也会看在江哲面上,留蔡瑁一条性命,至少,曹操会给江哲一个交代。
可惜,周瑜不知……
建安四年九月初,似乎与历史中酷似,蒋干引一童子,驾一叶小舟前往了周瑜营寨,一者是为向周瑜下战书,二来嘛,便是想说降周瑜。
待得闻蒋干前来后,周瑜果然大喜,当即便与众将商议一番,欲借蒋干之口,坐实了蔡瑁通敌嫌疑。
毕竟,仅仅靠着一份含糊不清的书信,周瑜也不信曹操就会中计将蔡瑁诛杀。
果然,蒋干果然中计,揣着一封‘蔡瑁’写于周瑜的书信,趁夜逃离了赤壁军营,回汉阳禀告曹操。
建安四年九月六日,待蒋干将蔡瑁通敌一事禀告曹操,曹操‘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将蔡瑁、蔡仲、蔡和并张允一干人等‘斩首示众’,将‘首级’悬于辕门之上,至于水军,曹操便叫于禁、夏侯惇统领。
听闻此事,周瑜微微一笑,遂开始着手对付曹军事宜,他哪里会知道,眼下蔡瑁一干人等,正活生生坐在江哲帐中饮酒呢……
在这个信息传播不易的年代,周瑜仅仅只能依靠细作、斥候,那些细作、斥候又如何敢接近曹营?如此一来,悬挂在辕门上的首级真假,自然也不得而知。
相对的,曹操、江哲等人处理起此事来,亦是极为谨慎。
曹操确实是传令全营,将‘蔡瑁’一干等人斩首的,这是江哲建议的,毕竟,要骗过周瑜,首先要骗过自己人。
除了郭嘉、荀攸、贾诩等众谋士外,恐怕也只有夏侯惇、于禁、曹洪等久随曹操身旁出生入死的心腹爱将,才得知此事,除此之外,便只有蔡瑁麾下心腹了。
至于蔡瑁、张允、蔡仲、蔡和等人,则暂时充当了江哲亲卫,套上一身铠甲,久在江哲身旁不出,外人哪里还认得蔡瑁一干等人?
建安四年九月中旬至十月末,曹军一反常态,固守不出。
期间,周瑜则率水军前来汉阳曹军水寨之外搦战,夏侯惇与于禁遵从曹操命令,率水军出战,一个照面便被周瑜打得大败。
也是,夏侯惇与于禁皆是骑将,哪里会调度水军?
所传的命令几乎是漏洞百出,是故,周瑜暗暗松了口气,急忙下令放缓了攻势,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