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满朝没有抵抗者(3 / 6)
们就苦苦的忍耐着,领头羊一旦出现,则所有的人争先恐后,唯恐落在别人后面。
说起来,黄庭坚罢朝的倡议一经提出,得到热烈响应,也不是没有原因的。读书人十年寒窗辛苦,入朝做官图的是什么,不过是为了“一朝权在手”,蔡京开设讲议司,将权力凌驾于三省六部之上,整个国家大事由他与两名亲信做主,这等于动了百官们的奶酪,朝廷大臣们原本心有不满,就缺一个领头羊出来闹事,所以,黄庭坚振臂一呼,群起响应。
王安石变法,其实就是一个目的,千方百计的用变法的名义打击和排挤反对派,他成功了,他将所有有名望的人都打击、排挤下去,以至于随后的苛政酷烈却造就不出一名领头羊。但现在由于赵兴的出现,历史有了改变,用强大的武力做后盾的南党站出来一喊,成了一股当然的反对派,所有的野心家都跳了出来,在串通,在密谋,在相互联络。宣德楼外一片沸沸腾腾,比马行街的菜市场还要热闹。
太监杨戬胆战心惊的走到宣德楼外,扬起尖锐的嗓音唱颂:“陛下宣召,宣黄学士以及御史台谏官入宫奏对。”
入宫奏对,在这种情况下入宫奏对,这在别的朝代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蔡京与宋徽宗师徒是著名的言而无信、出尔反尔的君臣,在一般来说,大臣们听到这样的召唤,不免会想到是皇帝起了杀心,准备来一场鸿门宴——然而,这是宋代。
黄庭坚喊了几嗓子,吩咐大家收起弹章,收好弹章的题名录,招呼了几个相熟的御史,又询问谁愿意共同入朝,各个党派与团伙头目都不肯放过这个露脸的机会,他们纷纷争先恐后,几经商议,推举出几位领导人,决定由他们入宫递交奏章。
日进正午,道君皇帝在紫纲殿接见了大臣,黄庭坚首先出列,扬声大呼:“陛下曾向全国发布诏书,表示自己对于元丰、元祐没有成见,一切只看对国家是否有好处。任何伤害国家利益者,不论是元丰还是元祐,必与国人共同唾弃之。当年陛下还曾下令,‘欲以大公至正,消释朋党,遂改元为建中靖国’。
此举表示出一种不偏不党、除旧布新的气魄。当日,陛下亲自倡导开言路,言犹在耳。现如今,陛下欲以言论罪群臣,出尔反尔,国无信矣……”
黄庭坚矛头直接指向皇帝,指责皇帝没有信用,这在别的朝代也是不可想象的,但在这个北宋最黑暗的时代,北宋最荒唐的皇帝宋徽宗却不得不忍耐。北宋第一奸臣蔡京也只能耐下心思,垂首听黄庭坚喷吐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