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十杆枪打天下(5 / 9)
月开始,大宋的共和便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共和。
这个月,张商英与黄庭坚还商量了改元的设想,在他们想来,经过朝堂这番动荡,朝廷再用崇宁的年号显得不吉祥,于是就征求皇帝的意见,选择了“宣和”这个年号。
原本的历史上,“宣和”另有意义,“宣和”之下就是北宋灭亡的“靖康”,但现在,“宣和”被喻为宣传朝堂和睦,宣扬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共和思想。
改元的命令在十月中下达,这天,赵兴刚好卖完了一万杆旧枪,这个数字让他很有成就感,他坐在城堡里,翘着二郎腿,得意的自语:“看来,多年了,我推销员的本领一点没有落下。”
王明叟有点担心:“相公,我听说有些随军的商人也打着‘战事观摩团’的旗号购买枪支,虽说我们已经有了更厉害的武器,但如此犀利的火器流入民间,可不是件好事,万一民间用来械斗,或者造反……”
“械斗,当今太平盛世呀,怎么有那样的群体性事件?!”
“近在咫尺,两浙路婺州,就在我们杭州边上,甚至就在我们的训练基地湖洑山边上。正在进行大规模民间械斗。”
真是说什么有什么,赵兴正在享受他推销员的成就感,一名士兵气喘吁吁赶来报信。“大人,婺州义乌县发生民间械斗,已持续一个多月,双方死伤累累,地方官冒死送讯,请大人立即出兵弹压”
赵兴惊讶的站了起来,很扫面子的责问:“我们水口镇驻扎的士兵呢?那里不是驻扎着一个都的火枪兵吗?”
万俟咏悄声提醒:“大人,是兵,但不是火枪兵了。他们的火枪已被大人封存,你三天前已经把它卖给泉州防御使。”
赵兴不好意思的用手摸了摸脸,强词夺理:“那也不行,我们的士兵都经过严格的训练,即使没有火枪,他们的腰刀也是精良的刀剑,难道他们学会了火枪,就不会用刀剑打仗了吗?”
报讯的士兵弱弱的提醒:“大人,械斗双方参战的超过三万人,五百个手持刀剑的士兵去,估计会像石沉大海,连个水花都漂不起来。”
赵兴转身又问万俟咏:“我们现在有多少杆新枪?”
万俟咏伸出一个巴掌,翻了翻,答:“工匠们连夜赶工,总算造出了十杆。”
赵兴晕了:“十杆,我南洋事务局总共有三万士兵,你让我拿十杆枪去战斗吗?”
万俟咏鄙视的说:“十杆,这还是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