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公主的婚事(3 / 8)
“官威”。瞧仆人前呼后拥,一看就是个官。新军拿着新枪,这官威还不小。
赵兴一路走一路瞧,他倒是挺注意路边妇女呈现的绣功,因为苏绣、杭绣向来著名,赵兴也很想找几个技艺卓绝的绣娘,绣上几副图画留存于世,没准这玩意到了现代,能卖出大价钱,子孙后代都能发家致富。
他忘了,自己城堡的石板路其实是翡翠石板,这也是他未雨绸缪,留给后人的一笔财富。他总是这样,带着深刻现代人的习惯,总是不遗余力的搜刮一些在现代被称之为“国宝”的东西收藏起来,期望能给后人留下一点想头。
然而,无论什么收藏品,也比不上收藏宋朝这个时代。
赵兴正沉醉在宋代的城市风情中,源业平催马从后面赶上,无趣的谈起了干巴巴的公务事:“我在码头上没找到留守的情报人员,但我估计,这时间帅范帅子连大人应该回来了,只是这趟战争恐怕要亏本了。渤海人、金人、辽人都很穷,他们那里除了战马与牛羊,似乎没什么贵重物。”
赵兴摇头:“渤海国攻占了临海军,这比什么宝贝都有价钱,从此辽国的海域对我们不设防了,商人们听到这消息,一定会欢喜的跳起来。我现在想的是,如何把临海军的灭亡变现成红利,让所有参股战争的商人得以分享。”
源业平漫不经心的回答:“无非是设立海上专售权,只准参股战争的商人经营这条商路。”
赵兴一边催马赶路,一边侧头问,他问话的时候,眼角的余光还在扫视着街上挥舞绣帕的女娘们:“我们临海军的朋友都撤出来了吗?”
源业平低头,谦恭的回答:“临海军里的契丹人无一幸免,但他们的汉军预先打开了城门,许多人因此战功,得以在渤海国内获得高官厚禄,许多人不愿撤出。倒是也有一部分人希望跟我们走,但他们希望来宋国安居。”
童贯去了陕西,这意味着赵兴还有八年时间。八年后,童贯结束了与吐蕃的战争,而后动了出使辽国的心思,他在辽国遇到了渤海商人马植,随后便有了宋金“海上之盟”,两国约定共同进攻辽国。“海上之盟”十年后,取得大胜的金人撕毁盟约,在覆灭辽国后,他们的大军顺势南下,灭亡了北宋。
可惜的是,历史因赵兴而变化了,渤海人有赵兴扶持的颠覆行动,提前复国了,而且他们在宋金两国的夹缝中站稳了脚跟,这意味着辽东乱局就此打开了。
这确实是乱局,渤海人一心想恢复他们旧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