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风起风息(7 / 8)
长林王请辞离京的消息并未刻意隐瞒,很快就四散传开。宗室与朝臣们或是真心惋惜,或是觉得应该表明一个态度,但凡有点资格过来说话的,基本上都登门劝留过一次甚至两次。到了最后,唯一既有身份却又未曾就此开言的人,居然只剩下了岳银川一个。
五月十七是萧平旌自己预定离京的日子,天色刚刚大亮,他便静悄悄独自一人,牵着坐骑从东院侧门走出,正要认镫上马,突见岳银川从门边石狮后走了出来,不由一怔。
“王爷把萧元启记叙东海之事的册本交给了我,又向陛下举荐我为东境主将,如此赏识提携,可谓恩情深重。”岳银川抬手抱拳,躬身行了一礼,神色凝肃地问道,“但自从您向陛下辞行以来,满朝劝留,唯有末将一言不发,您知道这是因为什么吗?”
萧平旌微微一笑,“大概是因为你很赞同我的决定吧。”
“是。末将很赞同。”岳银川坦然颔首,神色宁静,“王爷下山起兵勤王,不过途经数州之地,便能以一枚已经废除的长林旧令,召得十万大军。这世上最怕的就是有心人,您若是留在朝堂之上,必然位高权重,这样的事情眼下虽没什么,谁知道日后会被人怎样提起?”
“所以岳将军觉得我是为了避嫌?”
岳银川轻轻摇了摇头,“从王爷当年离京守孝便可以看出,这些人心算计您不是应付不了,而是从心底里觉得厌烦。既然原本就志不在此,那么此时退步抽身,又何尝不是一条上策?”
萧平旌倒是没料到他竟能看得这般通透,眸中不禁露出了赞赏之色,“既然岳将军如此坦诚,那我也问你一个问题。像你这么聪明的人,利弊权衡,应该比任何人都算得清楚。为何京城危局之中,你却敢带着寥寥数人,站在数万叛军之前,做那些看起来毫无胜算的事情呢?”
岳银川抿着唇角思索了片刻,慢慢答道:“大概是因为……我其实也还不够聪明吧。”
萧平旌忍不住挑起双眉,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将军身上最难得的地方,也许正好就在于这点儿不聪明呢。”
两人对视大笑,各自抱拳一礼,再无更多絮语。
告别旧府,打马出城。夏日朝阳未上三竿便已灼灼似火,映照得城北官道一片白炽刺目。
萧平旌扬鞭飞奔上高坡,回首再看帝京。城阙巍巍之处,仍是说不尽的烟霞繁华。他望过这最后一眼,拨转马头正要催行,视线却突然凝落于前方,怔怔地定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