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二章 暗中的隐患,繁华下的黑暗(2 / 4)
这种智近于妖的人物,给他一个喘息之机,兴许就能让他翻身出来,寻得了活命的机会。
明明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但却似乎比之于武道大宗师,还要教人忌惮。
“埋伏已经下去了,他一个书生,提前没有布置,只要陷入重围之中,那么是生是死,便也由不得他了。”
梁帝叹道:“可惜他既然到了这个地步,显然已不愿意活命。”
说着,梁帝转过身来,看着邓隐,道:“朕一向惜才,就连陈芝云都不舍得杀,而他与朕这些年间,比之于陈芝云,情义更重,更教朕无比看重……哪怕此前他是蜀国的奸细,但如今蜀国也是梁国的一部分,只要他愿意尽心为梁国出力,朕便是饶了他,又能如何?”
邓隐闻言,忽然沉默下来。
梁帝挥手说道:“朕不是蜀帝,也不是元蒙大汗,他们都没有容人之量,但朕有这个肚量。朕要的不是当前,而是未来,朕要当千古明君,自当忍一时之气,他若愿意彻底归心,朕忍了这口气,也不是不能。”
邓隐闻言,半是真心半是吹捧地感慨道:“陛下心胸宽阔,当真是古来罕见。”
梁帝听他一声吹捧,仍是不露神色,踱步到了书桌前方,取过了厚厚一叠信纸,顺手递给了邓隐,道:“你来看看。”
邓隐接了过去,只看到第一篇,眉宇微皱,略有讶异。
梁帝平淡道:“在得知文先生来历之后,朕便让人细察此事,果然,查出了这无数隐患。”
说着,他忽然伸手一扫,桌案上的砚台,陡然砸落了下来,摔成了粉碎。
尽管看似轻描淡写,但是这位梁帝如此举动,也着实代表了他心中并不平静。
“梁国如今鼎盛的局面,一半功劳在他,其中,这营造梁国景象的谋划之中,有六成是他献计。几乎可说,如今的梁国,有这等局面,不是有朕,而是有着这位文先生。”
梁帝冷笑道:“这样的梁国,几乎是他一手凝聚而成,然而,他从一开始就希望梁国破灭,梁国怎能不灭?”
说到这里,饶是梁帝再是自觉多么城府深沉,也不禁心有余悸。
邓隐逐一翻阅过去,脸色从初时的淡然,渐渐泛白。
文先生在梁国埋下了无数隐患,他所营造的鼎盛梁国,实际上,就是充满了隐患的梁国,看似鼎盛,实则暗中腐朽。
梁国如今的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