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天下事2(2 / 4)
即使朝廷真的练成了百万精兵,那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石磊一愣神之后,慌忙转头看向它处。
“还有,还能够有什么问题,有了精兵还不足够吗?”原本高兴的朱薇媞一下子愣住了。
看到愣住的朱薇媞,石磊的心中一阵感叹,难怪古人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看来这阶级不一样,人们所看到的问题真的不一样呀。
明朝末期,虽然天灾人祸不断,可是,在开始的时候真正扯旗造反愿意跟随李自成、张献忠他们反抗朝廷的人并不多,在两年前,李自成、张献忠他们经常被朝廷的大军给打得只剩下几千人,几百人,甚至几十人的次数是非常多的。
可是,为什么,却在短短的几年之内,李自成不仅顺利的崛地而起,反倒还祭天建国,正式成为了一个能够跟大明朝廷相抗衡的势力呢,这不得不感谢皇帝和他手下的臣子了。
从明神宗开始,为了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大肆挥霍,而为了得到足够的金钱,派遣太监到各地担任各种税监,矿监,而这些太监为的讨好皇帝,在各地无不使用各种手段,搜刮大量金银珠宝,从而满足神宗的需要,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各地官员也趁机大肆受贿,敛财,导致各地人心惶惶,民不聊生。
而到了崇祯年间,这种官员腐败的程度以及彻底蔓延开来了,可以说,这个时候贪污腐败以及成了一股风气,虽然崇祯也趁机杀了一些贪官,可在整个黑压压一片的官场里面,杀几个人岂能改变大局,同时在对付国内的造反的同时,朝廷还要面对更加凶猛的东北满清的攻击,从而对导致朝廷所收的赋税越来越高,而许多农民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跟一切。
在加上贪官污吏跟各地地主恶霸的结合下,趁机兼并普通百姓的土地,在崇祯末年达到了顶峰,而失去了土地的农民为了不饿死,那就只剩下一条路了,造反。
因此,想要解决当下的问题,那么这最大的困难就是民生问题了,要知道,如果不解决民生问题,别说你迁都到南京,或者你有多么精锐的士兵,这些都是没有用的,“得人心者得天下”老祖宗都已经明明白白讲出来的道理,如果都不懂得话,那么大明的覆灭就真的不可避免了。
只是,这些话,石磊却没有办法跟朱薇媞明说,倒不是石磊不想说,而是说了也没有用,如果说朱薇媞一个长在深闺的小姐不知道的话,还情有可原,可,如果说那些所有执政的人都不懂得话,石磊却是丝毫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