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最后一个进士(2 / 4)
薇媞说的原因了。
因为,了解历史的石磊非常明白现在的大明朝臣到底是一群什么德性的人,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用在他们身上那简直是非常贴切的,按照后世史书的记在,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之后,真正愿意以身殉国的朝臣官员只有九个人,而崇祯身死之时,也只有一个王承恩在场。
反倒是平时那些被人们给称为阉宦的太监却纷纷进行了抵抗,最后身死几百人,后宫宫女也殉国七百多人,就连平时那些被朝廷苛刻对待的土绅也有几百人为大明所殉葬。
反倒是受到朝廷优待的官员,在李自成进入北京城的第一时间,就纷纷列队迎接,甚至比平时面对崇祯皇帝都要恭谨热烈,而后在听到李自成愿意使用它们中的一些人继续为官之时,不惜身穿仆人的青衣小帽,来到平时他们根本不屑一顾的牛金星的府门前等候挑选。
如此一群丝毫没有礼义廉耻之人,现在居然大义凌然的要皇帝杀了他,让石磊在好笑之余,更多的是一种可悲可叹的感觉。
可悲的是人们在自己私欲的面前,无论多么卑鄙无耻的事情都能够做的出来,而可叹的是,大明朝传承两百多年,对于士大夫,读书人也是纷纷照顾有加,到了最后,却还比不上一个整日割地赔款的宋朝,最起码,宋朝末年,还有十万军民愿意以身殉国。
“好了,好了,各位爱卿都请起吧,朕当然知道迁都乃是自毁之道,所以,还请各位爱卿放心,朕是绝对不会迁都的。”看到反应剧烈的众臣,崇祯温言安抚的说道。
“陛下圣明,吾皇万岁呀”
崇祯的话一说完,那些原本纷纷跪地哭喊的大臣,都禁不住激动的呼喊起来,仿佛崇祯做了一件多么大功德的事情。
“陛下圣明,只是,此子这次敢胆大包天的提出迁都,如果不对他做出处罚的话,天下人说不定还以为陛下也是赞同他的观点的,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臣以为将他明正典刑,如此,方能够杜绝以后再提此类事情的人出现。”就在所有官员都纷纷归为之后,就看到一个年约六十上下,身材略胖,看起来老实憨厚,可是,眼睛里却闪着寒光的官员出列开口说道。
听完这句话,石磊神情紧张的紧紧盯着这个官员,如果说着大殿里面真的有石磊认识的官员的话,那么就只有两个,一个就是他的师傅刘相彦,而另外一个就是一直视他为眼中钉的石家主母,李萍的父亲,李建了。
如果说以前的石磊在李建的眼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