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惹不起躲得起(2 / 4)
极有帮助。
……
大朝会乃是议定大政之处,国家威严所钟,甚或还会高悬“正大光明”牌匾,怎都不可能公然讨论刺杀、掳掠敌国君主之类的事件,尽管朝会上的诸多重臣对此事早已心知肚明。
于是,朝会之后,宇文赟照例在偏殿召见了三位宰辅,询问裴矩虏获了突厥大可汗的后续处理。
尉迟迥再次抢先道:“裴矩视千军万马如无物,俯首可拾一国之君的首级……如此人物,委实太过危险,谁能保证他不会突生异心,对陛下不利?万望陛下早作打算!”
如今他已如愿囊获相州总管(主掌邺城在内的山东六郡精华之地)之职,后两日就要出京赴任,可这并不妨碍他临走前继续给裴矩上眼药。
更何况,明确表达对另一个重臣的排斥和疑忌,同样是位极人臣者打消皇帝猜疑、获得皇帝信重的生存方式之一。
果然,宇文赟一听此言,固然未曾表示赞同,但看向尉迟迥的目光也柔和了些许,“裴太傅对朕忠心耿耿,尉迟爱卿切勿再作此等莫须有的质疑!”
杨坚目光如炬,如何看不出来宇文赟并不是当真不忌惮裴矩的武功,而是他缺乏魄力,欺软怕硬的性格决定了他在面对裴矩这等无法抗衡的力量之时,第一选择不是排斥和诛除,而是恐惧和服软,然后强行催眠他自己忽略此事,尽量保持现状。
就像从前他无法抗拒宇文邕,只能强迫他自己顺从宇文邕的意志一样!
“可惜了……”
杨坚瞳孔深处闪过一丝失望,明白借助宇文赟的忌惮打击裴矩的意愿彻底落空,唯有采取另一措施。
当下他露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谏言道:“陛下曾许诺若是裴太傅能够取来佗钵的人头,便准其裂土封王,不知陛下欲要将裴太傅封为郡王还是亲王,封地何处?”
宇文赟颇有小聪明,顿时明白了杨坚话语中的暗示,不由稍感欣慰:还是岳父真心为朕打算!不错,朕惹不起却也躲得起,何不借封赏之机将裴太傅遣去封地,把这大威胁远远踢开?
略一沉吟,宇文赟有了计较,颔首道:“大后丞所言有理,朕乃天子,金口玉言,岂可毁诺?不过裴太傅的王爵封号及封地如何措置,还需等裴太傅回朝后再行磋商。”
顿了顿,又道:“如今裴太傅拿下佗钵,大扬我大周国威,突厥接下来会如何反应?诸卿不妨畅所欲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