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吴淞之战(3 / 4)
再者别看第三军没有直接的作战任务,但是需要同时防备王士珍、吴凤岭、南方联邦的赵尔巽,实际该军的压力是非常庞大的,所以哪怕是江南战事紧张的时候,赵东云都是不敢轻易调动第三军的部队东进皖南。
再过来就是孟恩远率领的第四军了,虽然该军组建不过两月,但是专门为了江南战略组建的这个军却是集中了奉军里的大部分精锐部队,目前辖有第三师、第九师、第十四师、第一混成旅、第二重炮营、第二骑兵旅,这些部队可是都是奉军里名副其实的主力部队,哪怕是第一混成旅和第十四师虽然战斗力不如第三师、第九师,但是也比第八师、第十一师这些部队要强得多。
第四军说是集中了大半个奉军主力也不为过!
第四军集中了如此多的和主力部队,其目的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拿下金陵,彻底奠定江南战略的胜利。
除了这四大军外,奉军还有诸多嫡属于统帅指挥的部队,大多都是部署在直隶、东北两地的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混成旅,包括第五混成旅,第七混成旅改编的第十七师,第九混成旅,第十混成旅改编的第十八师,第十一混成旅以及第一骑兵旅。
对前线部队整编虽然从师、军级来说调整比较大,但实际上在赵东云发出正式调令之前,这些部队就已经到位作战,因为并不会说对前线部队的作战造成什么负面影响。
第二军正式登陆上海,并紧紧花费了两天时间就攻下了吴淞炮台,这造成了皖军内部的极大震动,段祺瑞得知吴淞炮台失陷后,第一时间就是毫不客气把两江第四师第七旅的旅长直接撤职,同时严令两江第四师死守上海。
段祺瑞并没有让两江第四师反攻吴淞炮台之类的,因为他也知道只靠区区一个两江第四师连守住上海都很勉强,根本不可能说有能力反攻吴淞炮台。
要想反攻吴淞炮台,甚至要想守住上海,单单凭借一个两江第四师是绝对不行的,段祺瑞势必还要从其他方向抽调部队增援上海。
而这样一来会造成什么影响,就代表皖军原本把这些部队抽调到金陵一线增援作战,但是现在被迫抽调到上海后,就间接影响了金陵方面的战事。
这才是赵东云冒险派遣部队直接登陆上海的最直接目的,缓解金陵方向的第四军战略压力,从而为第四军拿下金陵甚至歼灭第四师创造有利的条件,当然了,趁机拿下上海然后直接攻占整个苏南地区也算是一个战略目标。
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