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蚀(5 / 9)
类,因此戏剧中的滑稽角色往往也会用文身以示身份的卑俗。在被称作《眼药酸图》的那幅画中,与眼科郎中演对手戏的那位滑稽丑角,胳膊上也露出刺青。演员的文身我们也可以在我之前提到过的宝宁寺水陆法会画中看到,里面有一位光着膀子的演员,每只胳膊都文着一条云龙。《观画图》中的红衣丑角身上所文的很可能也是龙纹。也正是滑稽演员的出现,暗示着《观画图》的画面是一出戏剧表演。”胡林楠不紧不慢地解释。
“就凭一个出现在画上的戏剧演员,你就断定《观画图》所描绘的场景是某戏剧的片段,会不会太主观了呢?毕竟戏剧演员也是会生病的人,他们生病后也会去看医生的啊!”林雨嫣对胡林楠的话半信半疑。
“我这么说,其实是有历史方面依据。”胡林楠进一步解释道,“从宋代以来,绘画与戏剧之间就有紧密的联系。《眼药酸图》就是典型的例子。绘画所表现的杂剧,大多是一些情节简单的滑稽剧。我想《观画图》大概也不例外。剧中有五个人,除了搞笑的红衣丑角,医生是领衔主演,而一前一后手执孙思邈像的两人则是主要表演者。你仔细想想,那两个人的形象是不是也比较滑稽,不太像现实生活里面的人呢?”
“你一说,好像还真是。”林雨嫣一边回忆着《观画图》上的画面,一边点了点头,“那名手拿画轴上部的是一位道士,明明是位胡须老长的老头,但却偏偏模仿童子把头发拢在脑袋两侧结成两个小髻。而他对面手执画轴下部的人,则扎着一个奇怪的头巾。”
“不错。此外相关文献记载也可以作为我做出上述判断的旁证,有关医生的杂剧在元代以来就有记载。陶宗仪《辍耕录》中记载的‘诸杂大小院本’中就有‘医作媒’、‘双斗医’、‘医五方’等名目,应该都是以医生为主角的滑稽戏。在现在保留下来的元杂剧中,也常可见到对医生的调侃,嘲讽他们都是庸医。譬如《降桑蔡顺奉母》中有两位医生,一叫‘胡突虫’,一名‘宋了人’,两人治病,‘活的较少,死者较多’。在古代百姓心目中,古往今来医生少有正面形象,一直到清代人编纂的《笑林广记》中,还可以看到许多讽刺庸医的笑话。”
“既然《观画图》中的所有人都是演员,换句话说,在老周临死前所留信息中被暗示为身份是医生的人,也必然就是他人假扮的,也就是说杀死老周的人是一名老周能够明确确认其身份是一名假医生的人。”
“没错,也正是根据这一重要线索,我们查到了事发前几日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