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往事不堪回首(2 / 7)
用上人。《富春山居图》便有了第一位藏主,亦从此开始了它在人世间六百多年的坎坷历程。此画作成之初,无用上人就曾“顾虑有巧取豪夺者”。结果不幸被他言中。以画上的题款参考其他文献资料来看,《富春山居图》在元末至清初三百余年间,便先后被郑樗(无用师)、樊舜、谈志伊、董其昌、吴正志为多人收藏。
清顺治(1644-1662)年间,吴氏子弟,宜兴收藏家吴洪裕得之后更是珍爱至极。恽南田《瓯香馆画跋》中记:吴洪裕于清兵入关之时,置其家藏于不顾,唯独随身带了《富春山居图》和《智永法师千字文真迹》逃难。
在难辨真假的流言中,吴洪裕后来因爱成魔,临终前曾命家人将《富春山居图》和《智永法师千字文真迹》这一道一僧留给后人的一画一书神品烧掉给自己殉葬。结果,“先一日焚《千字文真迹》,自己亲视其焚尽。翌日即焚《富春山居图》,当祭酒以付火,到得火盛,洪裕便还卧内”。而就在《富春山居图》即将付之一炬之时,吴家子侄内猛地蹿出一个人,“疾趋焚所”,抓住火中的画用力一甩,“起红炉而出之”,愣是把《富春山居图》救了出来。此人是吴洪裕的一名侄子,名字叫吴静庵(字子文)。而且为了掩人耳目,他更灵机一动地向火中投入了另外一幅画来偷梁换柱。
可惜《富春山居图》虽然被吴静庵从火中救下来了,但画中间却被烧出几个连珠洞,从此断为一大一小两段。长卷起首一段亦已烧去,所幸存者,也是烧痕斑斑了。
从此,稀世国宝《富春山居图》一分为二。
据说小段在被吴家子弟吴寄谷得到后,将烧焦部分细心揭下重新接拼后,竟然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几乎看不出是经剪裁后拼接而成。此卷被后人称为剩山图。而保留了原画主体内容的另外一段,在装裱时为掩盖火烧痕迹,特意将原本位于画尾的董其昌题跋切割下来放在画首,这便是后来乾隆帝得到的无用师卷。
至此,本为一山水长卷的《富春山居图》,就此分割成了《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和《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短长两卷。
仔仔细细地回忆完自己头脑中跟《富春山居图》有关的基本信息,胡林楠发现一直躲在饭店套间里不知道跟谁打着电话的肖锦汉竟然还没有跟对方把话说完。抬手看了看表,已经23分钟了。
时间一点一滴地流失,胡林楠开始渐渐地对这个在刚才曾无比及时破坏了他和林雨嫣之间尴尬瞬间的电话,情绪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