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阴错阳差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机遇 (1)(13 / 22)
我怎么可能借给他呢,我不但没借给他,还把他损了一顿。”
彭远大追问:“你说的杨德彪多大年龄?身高体重多少?原来是干什么的?他问你借枪干什么?”
枪械管理员让他这一连串的追问弄得有些手忙脚乱,直截了当地说:“不会是杨德彪,他是党员,还是武装民兵排的排长,转业兵,怎么会干这种事情呢,不可能。”
彭远大严肃地说:“可能不可能要用事实和证据说话,你先别下结论,回答我的问题。”
枪械管理员这才按照他的问题回答:“杨德彪有三十来岁吧,个头壮实,足足有一米八,过去在部队里听说当过侦察兵,退伍回到地方以后工作各方面表现都挺好,今年还评上先进生产者了呢。”
彭远大让他说得心里直颤悠,这一切特征跟现场遗留的痕迹都能对上号,他马上追问道:“最近一段时间他跟你有没有接触?”
枪械管理员想了想说:“有啊,前天下午他还告诉我,他的一个好朋友在市武装部当了枪械科长,随时都能过枪瘾,他说如果他也能像那个朋友一样就好了。”
彭远大问:“你们是在什么情况下谈这些事情的?”
枪械管理员说:“就在我的枪库里啊,他是武装民兵排长,经常到我那儿去,我们在一起喝酒来着。”
彭远大吃惊地问:“枪库你怎么可以让别人随便进去呢?”
枪械管理员辩解说:“我不是说了吗,人家是武装民兵排长,不是闲杂人员,我平常就住在枪库里,除了吃饭方便,二十四小时不离位啊。”
彭远大问他:“你说的这个杨德彪最近一次跟你见面是什么时间?发案之后你见过他没有?”
枪械管理员又想了想说:“我刚才说的就是最后一次,对了,丢枪的那天晚上,我厕所出来,看到一个人在外边转悠,天黑看不清楚,身影上看好像是杨德彪,我喊了他一声,那个人没答理我,我以为自己看错了,也就没再喊他,过了不久就发现枪支失盗了……”说到这儿,枪械管理员自己也感觉到了什么,迟迟疑疑地问彭远大:“彭同志,你、你、你不会怀疑真的是杨、杨……”
彭远大根据他说的种种情况和现场勘验笔录,心里已经把这个杨德彪纳入了重点怀疑对象之中,但是,这种怀疑一旦植入心中,如果怀疑是错的,很容易发生误导,就像那个寓言故事,一旦认定谁偷了斧子,很难改变这种思维定势,那样会给案件的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