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未歇(三)(2 / 4)
有清兵在三道桥集结,又有军统特工探知,河南二十九标张锡元率部乘火车南下应援张彪,还有湖南驻岳州巡防营夏占魁也乘轮往刘家庙扑来。曾高和李西屏分析,做出最坏打算,假设在三道桥的清兵便是张锡元部。李想当时又不在,怕延误军机,失去刘家庙这个桥头堡,李西屏亲帅一旅迎敌。
在张彪脑海里,李想实在太擅长打夜战了,夜战从来都是兵家大忌,而李想却总能利用兵家之忌讳,行险一博,而收奇效。其实最让张彪忌讳的是,李想军队的反应速度,和连番苦战的能力。而张彪军队的反应速度,却被官僚派拖累的慢得不能再慢。如果刘家庙工事完整,肯定不会失守;如果应援部队来得够多,完全有实力可以收复武昌。
湖北新军在平乱时,爆发的战斗力只能说一般,为何只是换了一个革命军的头衔,就能爆发出如狼似虎的勇猛,瞬间成了一支虎狼雄师。难道真是革命党人的信仰在作怪?信仰可以把一直疲软之军变成虎狼之师?信仰可以为一支军队注入灵魂?不!忠君爱国才是一支军队的灵魂!张彪努力的用中国千年传承的封建思想来说服自己,来麻醉自己。
在刘家庙一役,张彪差点便葬身在革命军的炮火下,号称张大胆的张彪已经吓破了胆。张没胆趁夜色一口气跑到滠口,才开始收笼残部,天还没有亮,就派人前往黄坡招援军。黄坡连着警卫人员,才招来一千余人。和着残部总共两千余人,全部派往三道桥,必须全力阻止革命军的扩张。现在黄坡简直就是一座空城,不过只要守好三道桥,革命军就拿他没有办法。张彪这样火急火燎的布置,完全是被革命军爆发出的强大侵略性给逼的。
张彪心里非常清楚,三道桥的清兵毫无士气,根本无法抵挡革命军的攻击,所有他连在黄坡观望一晚的时间也不愿浪费,直接往孝感而去,迎接河南援军张锡元部的到来。面对那些士气低落的士兵,他实在想不通,竟让那些乱党叛逆,犯天子威。为何堂堂的一支正统王师,打起仗还不如匪党理直气壮。
天色不早了,太阳就快要落山。这片生机盎然的沼泽,看不到秋意萧瑟,碧绿的颜色一直延伸到天边的青山。滠河从这里流过,每当下大雨之时,河水即会满过沼泽,这里会成为一片汪洋大湖。这里土地肥沃,却没有在此开垦良田,一直荒废着。在水草丰盛处偶尔还能看到,丹顶鹤串上云霄,自然生态环境之好,后世之人是无法去想像。在这人马难渡的沼泽地里,有三座铁桥横跨险地,结成连接汉口与滠口的必经之地。此地因桥而得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