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绝不动摇(二)(3 / 5)
困难。水上交通已经掌握在国民革命军军手里,北洋军只有陆路的补给线,但水网纵横的陆上交通经常遭到国民革命军飞机的轰炸。这是北洋军第一次在装备上也落后与敌人,第一次尝到了现代化战争的苦果。北洋军只能利用轰炸的间隙和夜晚,发动了约30万百姓进行物资和器材的人力运输,能够勉强跟得上只有步枪等小型火力的弹药。
综合分析俘虏的供述,可以判断北洋军炮弹不足、步枪只能满足需求的三分之一、燃料很紧张、没有服装的补给,特别困难的是粮食。
虽然北洋军采用了野蛮残酷的“以战养战,大索十日,在敌方寻找粮食补给”的方针,但正好处在盛夏季节,青黄不接的时期,无法从江西本地征集更多的粮食。
而且,北洋军在江西搞大屠杀,很不得民心,江西的百姓对操着北方口音的北洋军的仇恨也是北洋军征集粮食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对峙在金官桥南浔一线的北洋军因为疲劳和饥饿已经接近极限了。
但是,在这种状况下北洋军仍然构筑了顽强的防御。也许可以说是不得不拼死抵抗。
与北洋军内情不理想相比,国民革命军则是日益补强。鄂区是巨大的后方基地,物资可以无限制的运往九江。
初战受挫,脾气火爆的将军们经过一番争论,大家的头脑也都冷静下来。
“呼应湖口登陆,一定要在南浔线吸引住北洋军的注意力!”杨帆铿锵有力的说道。
北京的天气,也是闷热难捱。
中南海的大总统府最高统率部对孙传芳在南浔线取得的成功非常乐观,正在思考如何在江西地区实施反攻,以折杀“匪军”的锋芒。
掌握情报部门的雷震春可没有纸上谈兵的砖家蒋百里的乐观,冷笑着说道:“从武昌获得的许多情报都显示,‘匪军’近期正在积极准备进攻,很可能会在我军的侧后实施登陆作战,而地点很可能在湖口。”
所有人都为这惊人之言震精。
“你凭什么这样推论?”心高气傲的蒋百里反问道。
“湖口是江西的门户,占领仁川可以直捣汉城,可以一举切断人我军的后勤补给线,同时又可以和南浔防御外的匪军相互呼应。另外,情报显示,匪军最近在鄱阳湖湖口的活动十分频繁。”
“这不过是佯动而已。”蒋百里冷笑道:“匪军最擅长的把戏,在中原战场,在赣南战场,这招声东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