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悲与喜(三)(2 / 4)
道,阁下对这个建议会感到惊讶。但我们再三考虑,认为这个计划对于阁下,对于我们共同的利益,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
阁下可否发给李想一个电报,请他到北京来同阁下商讨国家大计。李想如果拒绝,阁下可以再发一个电报,措词比第一个还诚恳,李想如果再拒绝,阁下可以再发第三个电报,第四个甚至第五个。
李想是不会到北京来的。我们认为这个估计不致错误。他当然知道,北京是个什么地方,他的安全毫无保障!”
袁世凯这才透过一口气来。
“直到李想表示态度,他绝对不肯到北京开会了,到那时候你可以向全世界宣布:对于中国现状,你本想采取‘政治解决’的,但国民党毫无诚意,不肯推诚相见,所以被迫以‘军令’、‘政令’解决,加以讨伐!这真是事出无奈,一切责任要由武汉负责,与北京无关!”
袁世凯笑了。
“还有,为了表演逼真,大英帝国驻华大使朱而典先生将亲自飞到武汉劝驾,表示英国政府与袁世凯大总统之间,对武汉问题的一致、诚恳与坦率!……”
袁世凯大笑了。
袁克定由于紧张过度,瘫软在沙发上。
袁世凯踱了一阵,低沉地向袁克定笑道:“就复个电报,我同意!”
“是!”
“再发个电报给李想。”
“是!”
“措词要婉转,恳切。”
“是!”
武汉的大街小巷到处红旗招展,像是过节一样欢庆江西解放。
从清晨起,穿上节日服装的工人、市民和学生就已经聚集在楚望台城楼前的广场上。
上午10时,李想和鄂区的其他领导人登上楚望台城楼,和几十万群众一起观看了盛大的阅兵式,接着就是沸腾的群众游行。
入夜,五彩的焰火腾空而起,广场上的人民载歌载舞,欢乐的场面延续到深夜。
但是,在这一天,欢乐的国人还不知道,一个巨大的战争阴影正向他们笼罩而来。欧战的消息虽然已可以在报纸上看到,普通的中国人也不会关心的,百姓认为战争离他们很遥远。
只有鄂区的领导人面对欢乐的场面心中暗存忧虑。
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被塞尔维亚青年刺杀身亡,当然这只是个引子。
1914年7月28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