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突破口(3 / 5)
心,荀彧因而失势,忧郁成疾,闲赋在家,汉朝最后的气数也散尽,那么荀谌也就没有了继续效力凉州的理由!”
“以此为前提,那么如果马家没有太盯着他,以荀谌的智慧,若欲带着家人脱身很容易。若马家对他监察很严,那们其若欲脱身便只能寻求他方相助。再者就是心气散尽,辞官归乡!”
“可按姜叙所说,其从未有辞官之举,那么就必然是前两者,而现如今荀谌在凉州,能容纳他的去处不过两地,一则魏国曹操,二则楚国。然荀彧已落到今日这般田地,作为其亲弟的荀谌去曹操处。岂有得好之理?以曹操之智慧和多疑,很快便能推知荀谌这些年与荀彧暗中联结而为大汉之事,在曹操全面消除汉室影响力的这个节骨眼上。其焉能不成疑虑对象?怎得善终?”
“须知,曹操至今不动荀彧。完全是因为荀攸还在世,且荀攸当初对其称王之举颇为支持。曹操不想荀攸再心中生怨,导致接连失去两大臂膊,因而只是软禁荀彧,令其颐养天年,此时荀谌前去,那岂非自陷其中?”
“因此,荀谌如今仍然不声不响。效力凉州多年,或是因难以脱身,在等待主公征伐凉州的时机,或者便是与当年法正效力益州时相似,他欲带功入楚!”
当郭嘉话音落下,王旭颇为认同地点点头,并不显得意外。
“此言极是!只惜我到现在仍旧想不通,荀谌既然那般忠于大汉,为何又会在此刻选择楚国?”
“主公,他没有选择!”
郭嘉微笑摇头:“当一个人花了几十年追逐的梦想和信念突然破碎。那么他只有两个选择,一则放弃,寥寥渡过余生!二则做出新的选择!荀谌忠于大汉不假。这么多年来付出何止万千,可最终呢?荀彧失败了,没能看透曹操,没能约束住曹操。可荀彧至少已足以名垂青史,万古流芳,而荀谌却必然彻底淹没!”
“从荀谌所作所为便可看出,他并非迂腐而不知变通的固执之人,当他拼尽最后一丝气力,拼尽半生精力。大汉仍旧必亡,那么辅助明君去开创新的盛世又有何不可?楚国如今已据大势。其若欲利用余生成就事业,又有何不可?他没有在凉州辞官。没有隐姓埋名,已经足以说明一切。”
郭嘉这番话可是大大增添了王旭的信心,果断道:“好!既然你如此肯定,那么现在该怎么做?”
“依臣看来,荀谌若真有心投楚,必不会信任他人,唯信属下!”
“这样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