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上海滩群雄毕现 (1)(14 / 23)
年间创立后,青帮的势力发展极快,初期只有翁佑堂、钱保堂和潘安堂三大帮,但很快便扩大为七帮、十二帮,一直到后来的“一百二十八帮半”,徒众也由最初的数千人发展到数万人,至道光年间已达五六十万之众,其成员也由最初的水手、船工扩展到运河各闸、坝、码头的水夫、挑夫、纤夫和搬运工人等。由于漕运起于富庶的江浙一带,所以近两百年的时间里,江浙地区的青帮势力最为庞大。青帮起源于漕运,因而又被称为粮船帮,所有徒众几乎都在运河沿线活动,因此又有“青帮一条线,洪门一大片”的说法。
青帮和洪门都是规模庞大的帮会组织,虽然常被人一起提及,但其实两者有很大的不同。洪门弟子以兄弟相称,崇尚“入门即约为生死兄弟”;青帮却实行禅宗制度,必须拜师才能入帮,徒众以师徒相称,崇尚“师徒如父子”。洪门从创立之日起便立誓反清复明,但青帮并不以反清为目的,相反,青帮徒众大都依靠漕运为生,因此与清廷是一种依附的关系,正是基于这一点,青帮和洪门一度成为敌对关系,双方严禁本派成员转投对方,所谓“由青转洪,披红挂彩;由洪转青,剥皮抽筋”,正是此意。
但这一情况却在道光年间发生了转变。
道光初年,黄河决口改道,高邮至徐州的运河段淤没,漕道因此断绝。为了保证京师重地的粮食供应,清廷试行南漕海运,这一做法后来逐渐取代了漕运,使得大批青帮成员失业。为生计所迫,一部分青帮成员加入太平军打仗吃粮饷,一部分流窜于各府各县,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还有一部分则贩卖起了私盐,摇身一变成为了各地的“盐枭”和“青皮”,青帮也开始逐步向黑帮组织转变。这一时期,青帮与清廷的依附关系彻底破裂,并成为了清廷打击的对象。青帮与洪门也不再是敌对关系,两派开始以“青洪一家”自称,民间有言“红花绿叶白莲藕(指白莲教),三教原来是一家”。
到杜月生加入青帮的时候,青帮早已不是过去单纯的粮船帮,成员也已扩大到整个下层社会,并且多以流氓地痞为主,青帮已经成为了典型的黑帮组织。
按照规矩,入青帮必须拜师,杜月生拜的师父是当时的小东门一霸、绰号“套签子福生”的陈世昌。入帮后要排辈分,青帮创立时有二十四辈分的规定,即“清净道德,文成佛法,仁伦智慧,本来自性,元明兴理,大通悟学”。此时上海的青帮以“大”字辈当家,陈世昌排“通”字辈,杜月生拜陈世昌为师,便顺理成章成为了“悟”字辈,这是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