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四章 赵与莒(2 / 4)
到一旁,单独对他解释到。
听老头这么一说,高怀远也老实了,不再去要求学什么刀法,继续接受老头的单独教导,拿着棍子打得他鸡飞狗跳,满树林到处躲藏。
还真别说,这样的锻炼还真是效果不错,老头开始的时候,每一次出手,都能打到高怀远,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之后,高怀远已经不再那么小白了,居然可以十下躲开一两下了,而且穿着这身行头,在老头传授的驭气之法的支持下,脚步也越来越轻了起来。
如此一来,高怀远算是彻底明白了老头的良苦用心,于是更加努力的苦练了起来。
除了教高怀远功夫之外,老头还经常教高怀远一些排兵布阵的东西,高怀远对于冷兵器时代的这种布阵打仗方式也很感兴趣,所以牢记下了不少老头教给他的阵法,觉得受益匪浅,老头看他有兴趣,于是还给他弄了一些兵书战策,交给他看,简直就是把他当个将军培养,高怀远虽然不清楚老头为何要这么做,但是他也装糊涂,只管听,只管记,反正这些东西保不准什么时候可能用上,真要到了乱世的时候,跑不了就揭竿而起,跟蒙古军拼了拉倒,不知为何,高怀远压根就没有想过投降蒙古军的事情。
晚上没事的时候,高怀远想起这个事情,翻来覆去的琢磨,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他之所以压根没想过要投降蒙古人当个顺民,主要原因还是元朝对汉人的政策,蒙古人将人分四等,第一等蒙古人,第二等色目人,第三等是北方汉人,第四等是南人,作为南方的汉人,连汉人都称不上,蒙古人杀个汉人,只需要赔一头驴就没事了,他才没兴趣去蒙古人底下当个连驴都不如的人,苟且偷生下去呢!所以如果真是蒙古人打过来的话,他是绝不会投降蒙古人的!
看那些老头交给他的兵书的时候,高怀远遭遇了问题,这些古书都是用繁体字书写的,而且全都是文言文,许多地方的字他根本不认识,看起来艰涩的要死,这可把他给难为坏了,思前想后半天,才决定找高建谈谈,看看能不能找人教他识字,要求不高,能识字并看懂这些兵书战策就行。
闲暇的时候,高怀远也去看看那个叫赵与莒的小兄弟,经过了解,这个赵与莒还果真是个宗亲,不过却是远亲,具赵与莒自己说,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世孙,祖上是赵德昭,也就是说他是赵家的一个偏枝,从他的曾祖和祖父开始就不再有什么爵位,而到了他父亲一代,只是一个九品的县尉,而且早亡,所以到他这一代,更是早已没落的如同平民一般,母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