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由女人见证之年代 (3)(18 / 23)
三年以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切实绩。泡沫非全部成分,实绩是不可低估的。
有统计表明,一九九三年以后,国外投资大幅度上升,外企与合资企业的数量猛增,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新行业不断涌现……所有这些,都为中国女性证明个人能力和才干的表现与表演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驱动条件。
从普遍性的规律上讲,男人们不得不承认,女性是影响男人成为什么样的人的第一位导师。
那么,谁是影响女性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导师?
是时代。
时代是影响女性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最后一位负责“结业”的导师。
在时代的教导之下,男性文化从前对女性的影响和要求倘与时代冲突,那么大多数女性都会倾向时代,并配合时代共同颠覆男性文化对女性之人性的强加。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中老年女性,目光望向比自己年轻得多的新生代女性,又是羡慕,又是佩服,又是隔阂种种,又是看不顺眼。
然而新生代们如鱼得水。她们的前代女性,首先成为她们的竞争对手。前者在竞争中往往由于对时代的不适应处于劣势,大获全胜的后者,接着便以挑战的姿态向男人们示威。
一切时髦的事物,首先受到新生代女性们的欢呼。
一切夜生活的场所,皆可见她们及时行乐的身影。
一切新行业,都惊喜于她们跃跃欲试充满热忱的加盟。
“靠节俭能富起来么?得靠机遇!”——这是她们的致富观。无疑是很正确的。可时代从前没给过女性什么机会,因而她们前代的女性大多数是节俭型的。她们的致富观,分明包含着对前代女性的嘲讽。
在许多种场合下,你会发现某些年纪轻轻的女性,与形形色色的年纪往往可做她们父亲的男人,神神秘秘而又一本正经地共商大计,策划一笔投资数额几千万甚至几亿的项目。如果你以为只不过是异想天开,那就大错特错了。后来成为事实的例子举不胜举。
徐志摩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叔本华与叔本华的妇女论》。
叔本华与尼采是两位十分蔑视女性的哲学家。
尼采说过一句特别刻毒的名言:“如果你打算与女人交往,最好带上鞭子。”
由于他如此蔑视女性,所以又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能设想一个男人是哲学家而同时有太太。”
叔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