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富在深山有远亲(下)(2 / 4)
,还是郭玉郎杨康这种心思缜密谈吐从容的军官,甚至是小小年纪便一脸严肃,眉目之中透着几分冷冽的年轻学官,对于王立诚的这种表演都没什么观赏的欲望。在维持表面的礼节和客气之后,很干脆的拒绝了和王立诚进一步交流的可能,转身忙碌着自己的事情去了。
他们的确非常忙。但是王立诚很清楚的从他们坚决转身的背影中认识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完全没有实现,不过正如他的脸皮厚度一样,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态度也是他在商行中赖以存身的法宝之一。
对于王立诚而言,这个机会再不抓住,难道还要回到临海经略府,继续忍受别人的轻视和贫穷的生活?
相比之下,飞崖岛上的生活也许算不多么富裕,但是王立诚却敏锐的看到了十万两战功银子背后隐藏的未来。更不要说他原本就知道张克楚与安国公那个令人敬畏的庞大家族,有着怎样的关系——虽然之前这种关系因为张克楚祖父的原因而中断,但是现在不又顺理成章的接续上了吗?
至少在这方面,王立诚觉得自己的眼光很不错,所以他更加卖力的要造成一个既定事实,然后准备在适当的时机把自己和这个从前恨不得一脚踢飞的外甥,更加紧密的绑在一起。至于那根绳子——女儿不是已经被自己带来了吗?
其实,王立诚的眼光和其他几位杀奴军主将的眼光一样,盯着的都是张克楚身后的安国公,不过他们很显然离安国公的大腿太远,自认也没有什么资格去紧紧抱住,那么眼下张克楚这条不算太粗的大腿,显然就是最好的选择。
于是,基于这样一个不曾宣之于口却人人心知肚明的潜意识想法,张克楚顺利被推选为杀奴联军都指挥使,而两位副指挥使,则分别落到了谷成良和孟西城的头上。这样的结果,并没有太多意外。
意外又不意外的是王立诚竟然死皮赖脸的混了进来,虽然一直难得的保持着沉默,但他那双小眼睛里冒出来的贪婪,让张克楚越发认定此人就是传说中的极品。
然而即便在心里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和认定,张克楚依然不能在表面上对王立诚做出什么鄙视的表情,大宋根深蒂固的传统决定了他目前只能用淡然的态度去面对这个苍蝇,这也是为什么当安国公的幕僚万永年只是来一趟飞崖岛,表明了张克楚与安国公之间的关系之后,那些原本执拗的等待一个回答的或年老或年轻的幕僚们黯然离去的原因。
终究,大宋的根基是三百多年前从遥远的中原南下的人们遗留下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